第162章
“是!”
姜瑶听着姜拂玉有条不紊地逐一吩咐,忽而明白,她和姜拂玉之间,在智商上有一定的距离。
姜拂玉能够从公主一步步登上皇位,成为南陈第一位女帝,姜瑶或许永远也达不到她那个境地。
如果没有上辈子的记忆,她甚至发现不了平哀花。
而她娘则可以暗中筹谋布局,织下一张天罗地网,连带着在李寻安死后,平衡李氏一族的方法也想到了。
姜拂忽明白了,这就叫做降维打击。
她又将目光投向林愫,那么,林愫在这局中,究竟参与了多少。
姜瑶忍不住问道:“爹,你们什么时候发现平哀花的?”
林愫道:“爹娘怎么放心得下阿昭一个人去查案,阿昭去的每一个地方,审问的每一个人,我和你娘亲都知晓。”
听到这话,姜瑶心脏咯噔跳了一下。
她回想起林愫朝廷上踹李寻安的那脚,陷入了沉思中。
原来他们一直在……监视自己。
“那个名叫青萍的小倌招供后,我和你娘也意识到崇湖案背后真相非同寻常,且抓了李九后,我与你娘渐渐也知道李寻安与襄阳王来往紧密,或许也参与其中,对着他们两人查,自然而然就查出来了。李家手握两万中央军,你娘考虑到最坏的打算,干脆命刘孚北上调军,保证京畿安全。”
林愫所说的每一件事,主语几乎都是“我和你娘”,姜拂玉的布局,全都有他的身影。
明白了,这是她爹娘共同solo的主场。
姜瑶心想,合着就算没有她,她爹娘也能审查清楚,她的贡献相当于零。
她偷偷跑出城,踩进姜潮的全套中,还差点乱了他们的布局,成了他们这场必胜的棋局中唯一的牺牲品。
林愫看出她的心思,又说道:“当初青萍招供时,他本人也不了解那些能够控制云娘的红色粉末,也说不清来处,若非是阿昭翻出了《西洲县志》,我们还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产自西洲的平哀花,并认定此事和胡人有关。”
“阿昭还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本来他们允许姜瑶查案,只是放她出去玩玩,对她没有太多的要求。她能独自查出这个结果,他和姜拂玉心里还是跟满意的。
姜瑶翻了个身,冷哼道:“下次你们设局,可不能再这样瞒着我了。”
鬼知道她这些天多么为外面流传的那些谣言忧心。
事情也算有所着落,她松了口气,总之,能够将姜潮和李寻安绳之以法就好了。
只不过,姜拂玉在外面和大臣们讨论了半天,将李家每个人都安排得一清二楚,唯独没有说怎么发落姜潮。
姜瑶努力地听着,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等到有大臣提出:“陛下,襄阳王该如何处置?”
快打蔫的姜瑶立刻竖起耳朵,然而此时姜拂玉却掉线了。
时间渐渐流逝,一秒…两秒,四周陷入死寂中,女帝久久没有回答。
长时间沉默,让姜瑶抓心挠肝,她伸手想要去碰那扇屏风,然而刚刚起身,忽然力竭,失去意识,从榻上翻了下去。
林愫脸上一变,手快捞住她,才没让她栽跟头 。
他抱起昏睡不行的姜瑶,搭上她的脉搏,终于松了口气。
原来是太累睡着了。
……
过得的劳累加上前一日被炸药震伤了脑子,姜拂一睡就睡了整整两天一夜。
在此期间,京中几乎要翻天了。
禁军浩浩荡荡封了五家酒肆,并在城中大肆抓捕胡人的间谍,闹得沸沸扬扬。
他们在追查奸细同时,还顺便将襄阳王和吏部尚书私通胡人的消息一起传了出去,将崇湖案和之前狐妖的传言归咎于胡人想要挑拨离间。
自危阳之难后,南陈人对胡人深痛恶绝,知晓此事后义愤填膺,之前说林愫是什么祸乱君主的狐妖的传言自然土崩瓦解。
……
对于李家几个孩子的处置,姜拂玉很快就有了决断。
刘孚奉女帝之命,亲自带着御林军冲进李府。
彼时,姜玥当时正和三个弟弟躲在母亲身后,见到甲兵进入,几个孩子吓得尖声惊叫,连带着新城公主也捏了把汗,不过在孩子面前,还是强行镇定。
“陛下有令,清河郡主以及大公子冠以皇姓,理应在宫中宫由陛下教导,不宜再留在府上,带走!”
刘孚挥手,甲兵上前,拉起姜玥和她年纪最大的那个弟弟往外拖,姜玥哭喊道:“母亲,母亲,快救我救我!”
她弟弟同时也大哭出来。
新城公主抱着剩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连忙一遍遍磕头道:“刘大人,求求你,能不能让我见陛下一面,让我求求陛下,不要让我们母子分离!”
刘孚受不起她的大礼,只好也跪了回去,拱手道:“陛下说了,公子和郡主虽冠以皇姓,但内里却是李家人,他们既然用了这个姓,就应该承担起用这个姓的后果,殿下慈母心怀,舍不得孩子也是正常,但孩子被锦衣玉食囚禁一辈子,也总比谋反丢了脑袋强,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