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只不过之前流言势头更甚,民间多是唾弃林愫的声音,故而姜拂玉也没有注意到还有这茬。
  姜拂玉是第一个女帝,民间早就写腻了男皇帝和妃子们的故事,姜拂玉登基后,写手们天天盯着她后宫,哪怕她没有立后也没有纳侍,也硬生生给她红袖添香,平白给她写了好几段感情。
  她带着林愫和那么大个女儿回京后,活脱脱的就是送上门来的素材,民间的笔手自然不放过。
  被排演出来这一曲戏文写的正是林愫和姜拂玉。
  众所周知,戏文和真实情况总是大相径庭。在这出戏中,姜拂玉和林愫的感情经历可谓拐了十八弯,听起来简直比上辈子姜瑶看过所有的绿江文狗血一百倍。
  公主被郎君美貌所惑,因为父皇不允,她甚至自愿跟其私奔,隐入乡野。只是在公主怀上孩子期间,郎君爱上她人,公主怒而产子,抛下父女两人跑回京城。
  而郎君在失去公主以后,才发现她对自己有多么重要,抱着孩子回京追妻,此时,公主已经登基为帝,她怨恨他的背叛,派人羞辱他……反正就是他俩就是你追我跑,相爱相杀,折腾了整整八年以后,终于又在一起了,从此伉俪情深数年。
  看到这个结局,林愫和姜拂玉相顾无言,不约而同喝了两口茶。
  看姜瑶看得津津有味,林愫忍不住敲她的脑袋,很严肃地说:“过了生辰,阿昭以后就是九岁的小孩的,以后可要记得好好念书,千万不能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本。”
  ……
  陪姜瑶过完生辰后,林愫开始忙正事,卢泳思的案子便已经摆到了朝堂前。
  林愫去了一趟边境,带回来不少证据。
  在胡人大肆犯境之前,边境平稳,汉人与胡人常年商贸,不少汉人与胡人熟识,当年被认为固若金汤的危阳城中其实早就混入了间谍。
  而行伍之中的厨子正是收受了胡人的贿赂,常年用浸泡了丁香的水给将士们煮饭。
  胡人犯境前,在箭头上摸了平哀花的粉末,谁中箭谁就会被控制,城墙上数名士兵中招,卢泳思只是运气不好,被平哀花控制了心神。所以才会不受控制地去开城门。
  而且,当时中招的人不止卢泳思一个,城门打开,城门尉并没有后续补救,就站在旁边,眼睁睁看着胡人入城。归根结底,这件事,怪不得卢泳思。
  当年下药的厨子从来没有想过,十二年过去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还能被揪出来。
  他本来想着无凭无据,林愫奈何不了他,反正他无儿无女,只管自己活命,脖子一硬什么都不说。林愫总不能滥杀无辜。
  结果,林愫把他打了一顿以后,他整个人都老实了,公堂之上什么都说了。
  身为汉人,却与胡人勾结,他一片声讨中,被推出城外,凌迟处死。
  就此,卢泳思得以翻案,蒙受冤屈的卢家人也得以被迎接归京。
  第74章 清谈
  卢氏族人入京的时候, 百姓夹道迎接,这和他们离京前,百姓沿街丢臭鸡蛋形成强烈对比。
  姜拂玉让他们住回从前的老宅, 自从他们被流放后,卢家老宅一直空着,如今也总算是迎回了他们自己的主人。
  次日, 卢家老家主卢定安着旧时官袍,携其子卢梓入宫拜见。
  曾经的中书令卢定安,如今满鬓苍白,需要在儿子的搀扶下,才能行走,满朝文武见之无不伤怀。
  女帝迁卢定安为太乐令, 加太保,其子卢梓为右将军,在京停留一月后赴任,统御潼关十万兵力。
  卢家家主年迈,太乐令不过是个虚衔, 正好给他安心养老。
  可是女帝给卢梓的官位, 却是十足的实权官职,即便在十多年前, 卢梓也曾在朝中出任骁骑常侍,但显然右将军这个官位实在太大了。
  朝中顿时人心浮动, 哪怕是姜拂玉想要补偿卢氏,也不至于拿出这么重要的位置, 和他爹差不多就行了。
  众臣都有些摸不着姜拂玉的意思, 一上来就给卢家人这么大的权势,是想要重用卢家的意思吗?
  这些消息传入姜瑶耳朵里的时候, 她正在东仪宫里给自家猫梳毛。
  小猫一掉毛就没完没了,每一次梳毛殿内都相当于是六月飞雪,飘飞的细毛被她吸进鼻子里,呛得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她想起前不久才调任荆州刺史的温弼,原来姜拂玉是给后来者腾出空位。
  她娘在心中下了一盘棋,落子珠玑,把谁挪到哪个位置,怎么挪,如何让大家都满意,姜拂玉心里跟明镜似的。
  李家倒台,稀缺的官位肯定要被其他世家瓜分,姜拂玉这是想要趁此机会扶持一个将来有可能成为自己助力的世家,将来与朝中诸世家制衡?
  姜瑶最近发现她有个毛病,就是不能长时间思考。
  一思考起来,仔细听,就感觉脑壳里传来冒泡的声音,好像进了水一样,反正脑子就是有点不大舒服。
  就在这时候,姜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阿昭。”
  姜瑶连忙回头,只见林愫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后,同时,姜瑶也发觉他今日居然换了全套的宫装。他很少正装打扮,一打扮起来,整个人看起来丰俊神朗,光风霁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