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谢鎏絮絮叨叨着,姜瑶却沉默了。
  按照生物规律,冬天气候寒冷,身子弱的人代谢机能难以跟上,这也是病人和老人最容易离世的时节。
  或许,过不了这个冬天了。
  ……
  谢兰修见过英国公后,特地来向姜瑶请辞。他最近不能回宫了。
  英国公状况不太好,作为孙子,他必须留在了府中侍疾病。
  姜瑶安慰道:“没关系的,好好陪陪你祖父,我在宫里等你。”
  休沐日后,尚书令谢大人也告假,回家照顾父亲。
  上课的时候,姜瑶忍不住回头看着身后那个空落落的座位,心想,英国公这次可能真的病重了。
  走神的结果就是“啪”一声,戒尺落到姜瑶眼前。
  她吓得差点跳起来,伍卓盯着她问道:“公主殿下,为师方才说了什么?”
  姜瑶:“……啊?”
  她不知道呀!
  ……
  谢兰修一连十余日都没能回宫,姜瑶一连多日喜提手板,打到她手都红了,最后伍卓都于心不忍,给她放水了。
  快到月末的时候,苏培风的《田亩论》总算完工,洋洋洒洒几万字工程,比上一世完成还提早了整整两年时间。
  当然,这其中少不得姜瑶的指点。
  前世《田亩论》的要点姜瑶全都记了下来,并且在这一世明里暗里暗示苏培风,引导她写完。
  月底的时候,两人一起踏进了景仪宫。
  姜瑶呈上的是谢鎏的新药的制作方法,谢鎏按照谐音给他的药取个特别的名字——青梅膏。
  而苏培风则将她的《田亩论》送到御案前,向女帝陈明现在朝廷所有的田税制度弊端,希望陛下能够编制新法,改善民生。
  苏培风在景仪宫面见姜拂玉时,全然没有平日的温柔,也没有因年纪小而怯懦,身姿端正笔挺得像一位重臣。
  姜拂玉看完文章,十分不吝啬地夸赞道:“南陈有你这样为民请命的孩子,当真是莫大的幸事。”
  听到这话,姜瑶恍惚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记忆。
  她死后,曾经以灵魂徘徊在宫中许久,只不过这些记忆有些不大模糊,她记得不大真切。
  如今姜拂玉这么一说,她脑海中回想起来一个画面,她漫无目的地跟随着下朝的大臣,听他们在讨论着她自己的死亡,并且感慨着:“陛下将大公主的女儿接入宫抚养,那位公主可要比死去的怀仁公主好太多了,陛下失女却得贤侄,也算是我南陈莫大的幸事。”
  原来她上辈子的谥号,是怀仁公主。
  居然还能有个“仁”字。
  当日,姜拂玉降下旨意,封苏培风为嘉阳郡主,赐食邑三千,作为嘉奖。
  送走了苏培风以后,姜拂玉单独留下了姜瑶,“阿昭看起来怎么有点不高兴?”
  “没有呀,只是想起了一下事情。”姜瑶回过神来,趴在书桌上,“母亲,青梅膏你看着觉得怎么样?”
  姜拂玉盯上了她脸上的肉肉,忍不住伸手掐了下,软软的,像掐在棉花上,“阿娘刚才还以为……”
  她没有把话说完,还以为姜瑶在旁边听自己夸苏培风,心里不高兴。
  上一世,阿昭早逝,南陈最后落在了苏培风身上。苏培风继承了原本属于阿昭的一切,姜拂玉担心她会不平衡。
  但是看见她瞬间又清澈的眼神,姜拂玉就知道她只是走神了。
  她看着裹着毛领像个圆球的女儿,忽然道:“阿昭过来,让娘亲抱一抱。”
  姜瑶虽然不解其意,但是还是流畅地伸出双手,然后就被一把搂在怀里。
  姜拂玉掂量着她重量,心想这孩子原来不是穿得多,是真的胖了。
  她还记得姜瑶回宫时自己抱着她,就好像一只小猫,轻轻松松就抱了起来,现在抱她必须要使劲,她完完全全是实心的,一年间重了不知道多少。
  姜瑶鼓了鼓腮,说道:“那当然,我现在都不挑食了。”
  她发现她的胃口在前世仇人都死绝了以后突飞猛进,以前吃饭看什么都不顺眼,现在吃饭啥都想啃两口。
  原来挑食还能是一种心病,但是现在心病已经完全痊愈。
  姜拂玉笑了,“那我可得夸夸阿昭,吃多了,身体才能长得快。”
  姜瑶又道:“娘亲,别把话题跑偏,青梅膏!”
  姜拂玉笑着将她放下,碰了碰她的鼻子,“放心吧,这事阿娘心里有数,答应了你的事情,阿娘自然会办到,只是……阿娘还想亲自去见一见谢二公子。”
  就在这时,李清嘉急匆匆地跑进来,打断了母女二人的谈话。
  “陛下,尚书令那边传来消息。”
  “英国公,病危。”
  第81章 秘密
  英国公快不行了。
  他曾经是姜拂玉的老师, 姜拂玉念及旧时师生情,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让人备车前往国公府。
  姜瑶心心念念谢兰修, 也死缠烂打,硬是蹭上了姜拂玉的马车跟了过去。
  德高望重的英国公骤然病危,消息传出来后, 相熟的朝臣纷纷前往,送他最后一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