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姜拂玉从地上支起身子,侍从连忙说道:“陛下,医师说你不能随意挪动,今天您不能再出去了。”
  他想要拦住姜拂玉往外走,她的状态实在太差了。
  她的步履很慢,像是老人蹒跚,又像是婴儿学步,她没有走到外面,却一步步走到佛像前,痴痴地看着塑像。
  下一刻,她跪在了蒲团上。
  姜拂玉只跪过父母祖宗。
  她从不跪天地,也不跪神佛。
  可是现在,她一下一下地磕在地上,鲜血从她额头流出。
  “求你了……”
  她的眼泪掉落下来,“求你,将女儿还给我好不好……”
  她重重磕在地上。
  侍从想要靠近,却被她这副样子给吓到。
  她的鲜血顺着额头落下,她不知道这样子有没有用,只有在人最绝望的情况下,才会寄希望于神佛。
  “求你了,保佑我的孩子,让她能够平安度过此灾祸……”
  “我愿意,献出我的江山,我的性命,从今往后,皈依于你……”
  她一下一下地磕着,终于,侍从看不下去了,还没有动作,就有人越过他上前。
  那人径直抓住姜拂玉的手臂,将她从地上提了起来,按住她的肩膀,逼她与自己对视。
  “阿昭呢?”
  姜拂玉看着眼前人,愣住了。
  那是阔别了三年的面孔。
  去了边境三年,林愫的容貌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一路风尘仆仆,有些憔悴。
  胡人派间谍南下袭击姜拂玉不久之后,就迫不及待派人写信威胁林愫。
  他收到信件同时将军队掌管权交给卢梓和徐辉,昼夜兼程南下,可终究,迟了一步。
  “阿昭她……”
  姜拂玉闭上眼睛,死死咬住唇,她根本没有办法回答。
  她如何和林愫说,她又没有照顾好阿昭。
  林愫颤抖着伸手,一巴掌扇到她的脸上。
  姜拂玉倒在地上,嘴角立刻出现一道血痕。
  “我重新相信你,再一次将阿昭交到你的手上,这次……才过了三年……”
  他拔出配剑,“要是阿昭出事,这一次,我不会再手下留情。”
  话罢,他放开姜拂玉,任由她跌在地上,转身冲进雨中。
  第90章 少年郎
  简陋的茅草屋, 屋内烧着炭火,一个两岁大小男孩拿着个破旧小木偶,扶着床沿站立, 咿呀咿呀呼着小奶音,睁着双好奇的大眼睛看她,不时还用肉肉的小手戳了戳她的脸。
  姜瑶再次醒来的时候的场景。
  她身上已经被清理过了, 穿着农村的粗布衣,躺在竹榻上。
  小男孩见她醒来,咯咯笑了起来,嗯嗯啊啊地叫着人。
  显然他还没有会说话,听得懂他话的也就只有他娘,一个用黄布包着头发的妇人走了过来, 将那孩子抱走,免得打扰姜瑶,“小姑娘醒了?”
  姜瑶扶着窗沿坐了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腿已经被树枝固定好了,连带着头上的伤口也重新处理过一次, 除了有些头晕以外, 感觉不到太多的疼痛。
  她懵懂抬头,“姐姐, 这里是哪里?”
  莫娘子走过来抱起孩子,说道:“我们村叫做刘家庄, 我姓莫,今天一大早, 你哥就背着你敲响了我家门, 说你们在山洪中受了伤,希望能在我屋里暂时歇脚, 等雨停了再出山。”
  姜瑶迷迷糊糊睡了一夜,谢兰修可是盯着她的情况,片刻不敢合眼。
  今天一早天明,谢兰修立刻就背着姜瑶出来寻找村落,只是姜瑶因高烧昏厥,没有知觉。
  还好谢兰修运气不错,没走多远就找到了村子。
  他叩响了村头莫娘子的大门,假称兄妹,山洪中与父母失散,请求收留。
  莫娘子心善,看他们一身狼狈,就让他们进屋,挑拣出干净衣物让两人换上,又请来村里的大夫给姜瑶包扎,她的伤都被刘家庄的赤脚医师给处理过,敷上了草药,小腿也绑上竹枝固定好了。
  “大夫说了,妹妹你脑袋上的伤就是磕破了点皮,没有伤到骨头,就是小腿骨折了,得卧床养几个月,你年纪这样小,以后留下后遗症就不好了。”
  姜瑶大概明白了眼前形势,“多谢莫姐姐了。”
  莫娘子感慨道:“你最该谢谢的是你哥,你哥背着走了很久的山路,幸好有他把你背到我们村里。他把你背来的时候,你还在发着烧,再晚一些,就要烧坏脑子了。”
  姜瑶又问道:“那……我哥哥呢?”
  “方才大夫留了包药,是驱除寒邪的,你哥在外头厨房里看着点火给你熬药……你看,这就回来了。”
  谢兰修推门而入,手中捧着刚刚熬好的药,和莫娘子打了个招呼,目光转向床头。
  “阿昭醒了?”
  谢兰修也换上了村子里农夫的粗布衣,因为不合身,手上动作稍大,衣领就很容易滑落,漂亮锁骨若隐若现。头发松松垮垮地用个发带绑着,挽成了个单马尾,发尾尖尖坠在他雪白的脖颈上。
  虽然身着朴素,但从仪态和气度上看,他依然更像个世家公子。
  姜瑶喊了一声,“哥哥。”
  谢兰修将药放在姜瑶面前,奔波了一日,到了现在,谢兰修总算能短暂松一口气:“快趁热喝,方才我在外面晾了一下,温度应该差不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