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姜拂玉肯定能沿着地道逃脱,只怕现在已经回了皇宫,派人满山遍野地找她,已经两天一夜没见到她,姜拂玉肯定要急疯了。
  山中因雨发生多处塌方,她捂着自己的心口,有些惴惴不安。希望姜拂玉不要亲自进山来找她,以免遇到危险。
  房门忽然被打开,姜瑶回头,见是莫娘子。
  她犹犹豫豫地问道:“阿昭妹妹,你有空吗?”
  叽叽喳喳的女孩子们涌入屋中,房间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许多。
  雨停之后,村子里的女孩子们都出来走动。
  莫娘子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刚刚给她们看了一下我编的绳络,她们都想要来学,所以我就带着她们过来了,打扰妹妹休息了……”
  姜瑶摆手,“没关系,我正闲着没事干呢。”
  姜瑶心想,莫娘子心肠可真好,她教莫娘子打绳络子,本来就是想要她能够多学一门别人不会的手艺,到时候可以去卖绳络挣钱,现在如果把大家都教会了,她岂不是多了很多竞争对手吗?
  不过莫娘子可没有这些顾虑,大家都是邻里,她反而觉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没必要因为一个绳络而伤了和气。
  既然莫娘子乐意让大家学,姜瑶当然也愿意教。
  加上姜瑶是自然熟,女孩子们很快就和她打成一片,开始细声细语地询问起了姜瑶的身世,姜瑶没有暴露真实身份,她也知道太过普通的身份她们不会信,便随口胡掐说自己家住上京城,是某个侍郎家的女儿。
  女孩子们又说:“不愧是侍郎家的小姐,连绳络都能打出花样。”
  女孩家的话题天南地北,聊着聊着,忽然就有些偏了。
  几个小姑娘对视一眼,忽然神神秘秘地凑近姜瑶。
  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小姑娘红着脸轻轻推了推姜瑶,侧在她耳边问道:“阿昭妹妹,你哥哥可曾有心仪的姑娘?”
  姜瑶下意识望向窗外,谢兰修为了让莫娘子能够腾出闲来和女孩子们一起聊聊天,正带着小孩哥在外面玩。
  雨后初霁,云层开了个洞,阳光就从云缝里漏出来,倾泻大地,林岫浩然,山石上的水珠如破碎的琉璃,闪闪发亮。
  谢兰修皮肤白皙,他耐心地捡起被小孩哥丢掉的木偶,拍干净泥水又交到他手上,抿唇朝他笑着,气度温和从容。
  此时的他,就好像发亮的山石,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悄然无声撩人心弦。
  姜瑶手上的动作一顿,忽而福至心灵:谢兰修现在也称得上是个少年郎了。
  她扬起下巴,不假思索地对众人道:“父母之言媒妁之言,我哥哥呀,早就定亲了,两人情投意合,就等着嫂子及笄,八抬大轿娶过门。”
  第91章 三年之约
  姜瑶知道, 谢兰修这样的小郎君,一向是很讨小姑娘喜欢的。
  出身高门大户,生得芝兰玉树, 仪态端庄温雅,他待人一视同仁。
  无论是对待贵族还是寒门贤士,他都能做到谦谦有礼, 不卑不亢,年少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加上英国公早年间为他经营,令誉闻达天下。
  在京城中,喜欢谢兰修的姑娘不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次宴会,只要姜瑶稍不在意,让谢兰修落单,他准会被姑娘家们搭讪。
  乌鬟如云、锦缎华服的姑娘堆在他的身边,红着脸跟他说着话。
  他身边从来不缺女孩子。
  苏培风常对姜瑶说:“每次回家, 我家的姊妹们总是闹着托我给兰修带东西, 还向我打听兰修在东仪宫里的情况……”
  姜瑶警告她:“你最好别说把我宫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说出去。”
  苏培风心虚地避开她的目光:“阿昭,谢兰修已经十六了, 也该定亲了,他不可能一辈子不娶妻。”
  她悠悠地道:“你猜呀, 怎么样的姑娘会被选中为兰修的未婚妻呢?”
  男子二十而冠,世家贵族的公子十五过后就会安排通房, 家人也会为他物色姑娘家, 等他成年,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谢家三个孩子的婚事之所以耽搁,是因为英国公逝世,几人尚在孝期,谢家父母也不好给他们定亲娶亲。
  还有半年……
  姜瑶有些怅然,半年后,孝期一过,谢兰修是不是要有可能和别人定亲了?
  姑娘家们听见谢兰修有了未婚妻,便纷纷感叹说真可惜,转而又聊起了些别的。
  日暮之时,万丈霞光,残阳似血,山峦如墨,长风吹过林壑,山谷草木惊起绵长的回响,似风的悲鸣。
  屋檐下悬挂的骨铃叮铃铃作响,勾动无限思绪。
  雨后山川的夜晚,宁静又安详,垂落的天幕,好像母亲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山村。檐下鸟雀归巢,远处柴门犬吠,炊烟袅袅,薄雾蒙蒙。
  女孩子们四散而归,各自回家。
  姜瑶支着一根拐杖,走到门前。风吹动她额上的碎发,颇为清爽。
  小孩哥玩累了,趴在屋檐下的长板凳下就睡了。
  谢兰修干了一天的活,也累了,坐在屋檐下,望着远方的天空发呆。
  见姜瑶出来,连忙扶着她在小板凳上坐下,“阿昭怎么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