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虞冯割了几块羊腿肉吃着,再喝几口清甜的梨汁,老钱则几口羊肉,腻了再喀嚓啃一口水灵灵的萝卜。
  虞韶南嫌弃老钱吃得惊天动地,离他远了些。黑塔难得与虞邵南同仇敌忾,骂道:“钱老臭,你上下其口,吃一堆生萝卜,成日尽放臭屁!”
  “上下其口用得好。”虞昉一本正经夸赞。
  虞冯他们一愣,待反应过来,一起哈哈大笑。
  老钱脸皮厚,跟着一起笑,转身对准黑塔,作势欲放屁熏他。
  虞冯也嫌弃起老钱,挪着小杌子挨着虞昉坐下,道:“闻十三在京城做得还不错。这些小报热闹极了。”
  “他们开始反驳了,拿了君臣大义驳斥。”虞昉道。
  虞冯怒道:“他们有脸提君臣大义,那君就不是东西!”
  “他们脸皮比我都厚。”老钱插嘴道。
  “脸皮薄,做不了事。”老钱又补充了句,顺道直白夸赞自己。
  “我脸皮比我们雍州府新修的城墙都厚,一看就是能做大事之人。我被大元帅按着读书,最终只千字文读完了。其他的经史子集,我一概不认识。书中的那些大道理,于我便是臭不可闻的屁。我就明白一个道理,谁对我好,我就跟谁。谁对我不好,我就打谁。要骂架也可以,骂架我不怵,就是别讲道理,跟与自己不对付的人讲道理,讲不通,不耐烦听。”
  虞冯皱起眉头,道:“老钱你别胡说八道,我们在说正事。景元帝生得美,很得文人士子喜欢。将军要师出有名,难呐!”
  虞昉淡淡道:“师出无名也不怕,就是麻烦些,要多少一些人。毕竟我是以德服人,不宜杀戮过重。”
  老钱理直气壮附和:“我们都是以德服人!”
  骂架既热闹,各种词语,最贴近百姓。
  写文章针锋相对,与之辩驳,这是朝臣官员最擅长之事。
  毕竟他们成日在朝堂上便是如此,经验丰富。
  虞昉道:“不过,老钱说得对。不与他们讲道理,只骂,极尽辱骂,撕开他们脸上那层遮羞皮!”
  第33章
  小报朝报上各种檄文, 文章,骂声,热闹极了。
  朝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小报:“不要脸,祖祖辈辈都不要脸。齐氏儿孙呢?你们可还在, 你们的江山被偷了!”
  前朝大齐,被楚氏夺了江山。
  朝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小报:“人面兽心的贼汉, 泥腿子洗干净了,狗爬了主桌,便人模狗样了。”
  小报:“农家养一头猪, 粪便能当做农家肥,到过年时能卖掉换钱, 杀了吃肉。养一群脑满肠肥的贵人, 还不如养一头猪。猪听话,有用。贵人要喝你们的血,吃你们的肉,连着骨头一起嚼碎。连猪狗都不如的畜生, 留着你们何用!”
  小报:“杀功臣,废物蠢货也能耀武扬威。亲敌人,仇忠臣,若要论狼心狗肺, 当属建安城!”
  “建安城乃是藏污纳垢之地,臭不可闻, 无一例外!”
  “建安城上空飘着黑气,那是因着坏得肠子流脓, 五脏六腑冒黑水。”
  “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行同狗彘。”
  “一群不知廉耻的脏东西!”
  朝廷被骂傻了,他们在朝廷上也吵架,互相对骂。只骂得斯文多了,顶多几句“田舍翁”“贼汉”“猪狗”。
  他们从未经过如此激烈的辱骂,完全不留情面。
  骂是一回事,最关键之处,在于楚氏江山的来历。
  大家都心知肚明,朝代兴衰更亡,不过是常事。
  楚氏造反,从齐氏手上得到了江山。楚氏强调的忠君,这个“忠”字,便名不正言不顺。
  朝廷强调的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千百年来君主约束臣民的规矩手段。
  而今,君王的天威不可测,达官贵人的本性,被撕开了一角。
  外面闹得厉害,严宗忙得不可开交,疏忽了严二,他睁开眼便往外跑,前去找闻十三玩。
  相府的车马气派,石锁坐在车辕前,袖着手,神色倨傲。
  往常,街上的行人见到相府马车的徽志,便避之不及。
  车夫如往常那样,驾车径直向前,遇到来不及躲闪的人,一鞭挥出,厉声道:“瞎了你的狗眼!”
  “狗官!”有人帮着拉过被鞭尾打到的行人,啐了口骂道。
  严二在马车内无聊,趴在车窗上看热闹。听到车夫训斥行人,他便跟着学。那人骂狗官,他也一并学了。
  “瞧那傻子!”有人指着严二,笑嘻嘻的道。
  “傻子也是严相府的傻子!瞧人家穿着那身皮裘,可是上好的银狐里,缂丝的料子,就是你我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两身。”
  “傻子还能穿金戴银,骑在我们脖子上作威作福!”
  “狗官的儿子,也是狗贼!打死他这个狗贼!”
  不知谁开始动手,抓了街边沟渠的臭污泥,朝马车掷去。
  石锁大惊,扯着嗓子耀武扬威道:“大胆!你们可知,这是谁府上的马车?你们可是活腻了!”
  “是严狗官府上的马车,严狗官卖官鬻爵,贪婪无度,结党营私,给西梁的岁赐,便是他主使,最不是好东西。”
  <a href="https:///tuijian/fuheiwen/">腹黑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