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齐晋虽然只是个礼部侍郎,但他的父亲是前任丞相,对于许多官员都有所了解,齐晋耳濡目染也对一些官员的体系非常清楚。
  齐晋惊叹于曦国居然有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搞来这张准确度很高的地图,上面标注了村落城镇,一看就十分细致。
  他拿着这张地图仔细地看了下:“河东郡的主要城市除了郡城以外还有……”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桌子放着笔在旁边的白纸上将这些县城的官吏信息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就是这种笔,抓着不太习惯,写字也稍有些别扭,不过还是可以看的。
  他把所有的信息都写下来以后,这位常部长就向他表示了感谢,并告诉他可以回去休息了。
  这会儿时间已经超过了子时,奔着丑时去了,齐晋听着他让自己去休息,没忍住用笔在纸上写道:【常部长何不去休息?】
  齐部长揉了一下太阳穴:【老百姓在受灾,我们多睡一小时,他们就多苦一小时。】
  【你看这帐篷里和外面的人哪有人去休息?】
  齐晋脸庞有些微红,讷讷不得语,突然有些羞愧,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帮的忙也就这点,留下来也没什么用。
  他离开的时候那位宋女官倒是抬起了头,还颇为礼貌地对着他点了点头。
  齐晋也向她行了一礼,觉得自己现在这架势颇像是落荒而逃。
  回去的时候走在路上,他轻声问道:“贵国,向来如此以百姓为重吗?”
  小季助理手里一直拿着手机,准备随时回答提问,而这个问题却让他愣了愣,过了好几秒他才回答:
  “嗯,不知道齐侍郎你能不能理解……我们其实,都是百姓。”
  齐晋一怔,他明白小季助理的意思,他们自己就是百姓,又怎么可能不重视百姓?
  ……
  两人很快就离开了碎巫山,回到了亭阳市,而在他们离开后不久,所有的救灾人员就都已经出发了,他们将分别前往这附近的所有村子和小镇,从明天一大早就要开始真正的救灾了。
  这也是一次彻底让大凌朝颠覆了所有想象的壮举。
  第54章
  数九寒天, 冷在三九。
  如今在大凌朝正是三九,只是往年即便是寒冷,也绝不像今年这般冻掉了无数人的耳朵。
  不过对于今年才4岁的胖丫来说, 往年如何却是记不清的,她能记得的最久远的事情就是去年天暖和的时候,有一些凶凶的大人到村里来把阿翁带走了。
  阿婆说那些人是来征兵的, 胖丫的阿耶阿娘和两个叔叔都是被征兵征走的,一开始只要壮男, 壮男去而不回便要壮妇, 壮妇也去而不回,竟连她阿翁这样的老头子也要强带了去……
  讲着讲着阿婆便抹了眼泪,她怕呀, 她怕若是还要征兵, 家里头没人可去了, 将她这老妇给征走,只剩胖丫一个小丫头可怎么活呀!
  见阿婆哭, 胖丫也便跟着哭,瘦小的身体哭得发抖,害怕阿婆也要离开自己。这样小的孩子对死亡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死亡便是离开家里一去不回,再也见不了面。
  但胖丫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征兵的过来, 阿婆便要离开自己了……
  大雪落下后的第2天, 胖丫早上醒来,发现躺在自己身边的相依为命的阿婆身上特别热, 暖乎乎地摸着很舒服。但胖丫知道身上太热了不是好事,之前自己身上很热, 阿婆可着急了!这叫生病!
  胖丫努力地去想要叫醒阿婆但并没有成功,她的脸色有些发黄,只有脸颊中间有一小坨红色,紧紧闭着双眼,怎么叫也叫不醒。
  胖丫顿时从被窝里爬起来,把阿婆给她用旧袄子缝的冬衣披在身上,焦急地推开家门跑了出去。
  胖丫他们住的村庄名字叫徐家村,全村的人家都姓徐在这年头一个家族的人都住在一起确实有很多好处,可对于徐家村来说,这好处几近于无。因为他们村离郡城比较近,这若是太平年间绝对是个大好处,可现在却处于乱世,实在是过于倒霉催了。
  为了河东郡的各种战争,本着就近原则,那些征兵的官吏老往这边跑,全村的青壮基本都被抓光了。
  仅仅剩下的两三个青年男人也是瘸腿的“福手福脚”,再加上一些体弱的老头子老婆子和少量孩子,整个村庄现在剩下的竟才60多个人。
  胖丫冲出家门之后就先去了隔壁的三婆婆家,两家平日里走得近,三婆婆也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过得都很苦。
  “三婆婆!胖妞姐姐,肥圆哥哥?我阿婆生病了!”
  这年头给孩子取名字通常都取个好养活的贱名如狗蛋儿、二驴,或者是带着肥、胖、圆这样的字,以期待孩子以后能够长得胖胖的,壮壮的。但哪里会那么容易呢,别看胖丫名字这样,实际上整个人也是瘦得跟小鸡仔似的,好在没有脸色蜡黄,这也是徐阿婆努力照顾的结果了。
  胖丫跑进了隔壁的院子里,却发现根本没有人,这么一大清早怎么会没有人呢?胖丫又跑到屋子门口喊了一下,仍旧没有人应答。
  她伸出小手搓了搓冰凉的脸蛋,正想要去别人家看看,却突然听到了村口那边传来了很大的声音……胖丫赶紧跑出三婆婆的院子往那边看,却看到今年已经8岁的二狗哥哥正从那边跑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