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可惜没有人回答他们的问题,哪怕是守在宫殿里的太监们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众人战战兢兢地等了好一会儿之后,杨太后便抱着孩子从宫殿的侧门走了进来。
内侍尖厉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所有官员站起身拱着手向着太后弯腰行礼——在大临朝上朝之前,众人只需行这一次礼便可以了,压根没有电视剧里那种全体跪下磕头的场面。
章慈跟着杨茹芝走上黄帝所处的高台处,看见底下一堆拿着玉白色笏板弯腰行礼的人:“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这个过程他们重复了两遍,也参见了两次。这两次中间甚至还有几个人跑到宫殿中间转了几个圈跳了一支舞,这是大凌朝特有的蹈舞礼,可以说是非常特别了。
但大家始终都低着头,非常恪守礼仪的样子。
杨太后垂眸:“众卿平身。”
底下人山呼:“谢陛下——谢太后娘娘——”
他们行过礼之后便退后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软垫子上,除了一些特定的要上奏的人以外,其他人还是低着头。
然后那些抬起头准备上奏的大臣便看到了正镇定自若地和杨太后站在一起的那几个人,杨太后居然没有抱着皇帝坐在龙椅上而是直直地站在那台阶之上,其中和杨太后站的最近的便是章慈。
这场景不可谓,不刺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大臣见到此情形立马怒吼一声:
“大胆!何方妖女胆敢站于龙椅之前?”
“快来人了,把她给我拖下去!”
原本还在背自己台词的章慈被这老头粗哑的吼声吓了小小一跳,退后一步,正好坐在了那张龙椅上。
章慈:“……”
老大臣:“……”
第66章
章慈坐在了龙椅上, 说实话,虽然铺了垫子但还是梆硬,坐着并不舒服。
不过章慈也不傻, 她当然知道这龙椅到底代表了什么。
别说这是硬邦邦的椅子了,哪怕这是个坐上去摇摇欲坠的破板凳,只要这是龙椅, 那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一定是无比高贵的东西,这就是权力的象征。
于是章慈就坐在那没动。
没错, 她确实没有动, 因为没必要。
章慈回过头,与看向自己的杨太后对视了一眼,又跟宋部长对视了一眼。说实话, 以前章慈在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很奇怪, 为什么里面的人物互相对视了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但轮到自己了以后就会发现,通过眼神是真的可以搞明白对方意思的, 比如说现在章慈就明白了,无论是杨太后还是宋部长都让她现在不用从龙椅上站起来,于是章慈就安心坐着了。
但章慈安心了,那个穿着紫色袍子的老大臣可安心不了,他见这个穿着奇装异服站在龙椅旁,不但不感到羞愧, 而且坐到龙椅上之后还如此心安理得的女人, 心里的怒火便仿佛炮仗一般燃烧并爆炸了。
“兀那小女子,你……”
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 毕竟人家杨太后自己都没有反应,杨太后反而开口帮那女子解围:“今日哀家与皇帝回朝, 便是要告知诸位一桩事,相信有些卿家已有所耳闻。”
杨太后侧过身子,郑重道:“哀家已写禅让书,将皇位禅让给曦国女帝陛下,女帝陛下已接禅让书与玉玺。”
杨太后:“因此,如今大凌朝的皇帝便是这位女帝陛下。”
轻飘飘的两句话已经宣布了大凌朝最重要的皇位归属,而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短发女子脸上亦无什么表情,这女子是那么年轻,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有大才能的人(章慈:怒),可她竟成了女帝。
刚才还在指责章慈的那位老大臣突然呼吸不畅般地往后退了一步。
章慈略微抬起了头,开始背台词。
“诸位应当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我们并不是此界人士,不过既然我接了禅位书,那这个皇帝之位我便有信心坐好。希望各位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
几百字的稿子章慈也算比较通顺地背下来了,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我确实是当了,权力我也要全都收回来重新安排,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章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篇发言稿听起来确实是有些嚣张的,但一个人嚣不嚣张主要看他的实力,章慈觉得以曦国的实力可以在大凌朝随便嚣张。
不过章慈觉得这份发言稿很合理,甚至杨太后和齐晋也觉得合理,不代表其他人都这么认为。
比如说在上朝时跪坐在最前头的那几个穿着紫衣服的老大臣——大凌朝的官服当然也是有些许区别的,紫色为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颜色,红色为四、五品官员的官服颜色,绿色为六、七品官员的官服颜色,而青色则为八、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所以穿着紫色官服的大臣们绝对是整个国家权力顶峰的人,比如说节度使们就是正二品官,要是他们来上朝的话穿的就是紫色的官袍。
其中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大眼睛老头两步便从自己的位置上跨到了中间,一瞧就是老当益壮那种的,他看见章慈也根本不行礼,只是怒气冲天地说道:“嗟乎!尔等奸佞之徒,竟敢与太后勾结,逼迫圣驾禅位,此乃大逆不道,人神共愤!皇帝乃天命所归,君权神授,岂容尔等宵小之辈肆意妄为,逼迫其禅位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