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章慈:“……”
  章慈看着这位老大臣,觉得对方要是去演戏的话,肯定是能演那种忠臣的,看这气势真的是很足啊。要不怎么说古代想要当官首先还得长得好看,这一个老头看起来都正义凛然呢。
  章慈往龙椅上一靠:“你是何人?”
  大眼睛老头怒道:“吾乃大凌朝太尉冯晋忠,你这小小一介女子竟如此胆大包天,今日且教你知道,这龙椅你坐不得,我等忠良之臣,虽知势单力薄,但亦要秉持正义,誓死捍卫先皇正统,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尔等奸佞之徒,若不及时悔过自新,必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为天下人所不齿!”
  这人说话还真是一套一套的,章慈刚想回答,竟然又站出来了一个胡子更白的老头,脸上仿佛已经气得快冒烟儿了,他是站出来指责杨太后的。
  “哀哉!太后贵为天下之母,本应慈爱众生,辅佐皇帝,共守社稷。然观杨太后之行为,竟与异界贼子勾结,逼迫圣驾禅位,此举实令天下震惊,百姓痛心。
  太后身为先皇之遗孀,应承先皇之志,恪守妇道,辅佐幼主,保我江山稳固。然太后今日之行径,已背离先皇之遗愿,望太后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恢复先皇正统,还天下一个清明之世!”
  章慈:【……这些人怎么说话一套一套的,他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说出这么一大串的?我刚才那段发言稿还背了半天呢!】
  系统:【宿主,人家可也是从小就开始念书了,有这点本事不是正常的吗?】
  章慈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没准他们也提前准备好了稿子呢?】
  系统:【如果这样想能让你开心的话,你可以这样认为。】
  章慈:【……】
  章慈不搭理这个噎死人不偿命的狗系统了,因为现场其他的曦国人说话他们根本听不懂,所以章慈是唯一的发言人,她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回忆自己之前准备的稿子,冷漠地看着几乎全都站起来,对她怒目而视的大臣。
  “冯太尉是吧?你们还真是忠良之臣,我且问你,七日之前此处发生了何事?”
  冯晋忠脸上一梗:“七日之前……”
  他有些说不出口,毕竟7日之前乱军可是进城了,不但进了城,而且还冲进了皇宫,逼迫着太后抱着小皇帝逃跑。
  他不说,章慈可是会说:“7日之前,杨太后与皇上是如何到碎巫山的,尔等应该清楚。若非我救了他们,如今必定国将不国,是也不是?”
  “可跟着杨太后一起被救的可不是没有臣子啊,那齐晋齐侍郎,霍鸣寒小将军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杨太后身边,我可未曾在杨太后身边见到尔等,是也不是?”
  “今日上朝,原本该到位的该是187位固定官员,而今只有56位,剩余的除了告假的,应该还少了近100位官员,这100位官员便是在叛军入城之时带人奋力抵抗,重伤或失去了性命,是也不是?”
  章慈扫视了一眼,底下这些人被他这一问,似乎有些气虚一样,竟也没人敢上来打断她的话——毕竟有那么多军人在旁边围着呢。
  章慈冷笑了一声,想到他们从进城这一路来看到的那些残垣断壁,那些被血迹浸染了的土地:“乱军入城,尔等既未拿起武器保护你们口中的百姓,又没有用你们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君王,甚至面对太后与皇帝逃亡这种现状面无忧愁,自己都做不到奋勇牺牲,却好意思指责太后娘娘一弱女子。”
  其实在这些大臣来之前杨太后也找了几个内侍宫女问过了,叛军来袭那天虽然少有人像齐晋和霍鸣寒一样那么速度地赶到皇宫护送太后与皇帝逃亡,但其实也有不少人拿起武器对抗叛军了,甚至有不少大臣因此丧命,也有人在太后与皇帝离开宫里以后才赶过来,否则皇宫里根本不会有人能活着。
  毕竟虽然现在大凌朝已有乱世之相,可受到了正统君臣教育的大有人在,实在是守备将军罗鹏勾结了叛军,不但让他们进城了,还让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地快速冲到了皇宫,许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只是那叛军不是真正的叛军,而是河东节度使卢益捷的正规部队,他们奋力抵抗仍旧遭遇了屠杀——除了那些原本就跟卢益捷暗通款曲的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
  而这些老大臣现在还能健康地出现在这,他们究竟是种什么属性就可以深究一下了。
  “再说如今已过七日,叛军已离开京城,百姓号寒啼饥,惨不忍言,尔等可曾安抚平民,施粥赠饭?便是如此居于华宅,锦衣华食忠君爱国的么?”
  章慈提高声音总结道:“尔等不爱民、不忠君、不慈爱,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口出狂言,狺狺狂吠,此等不忠不义不仁不节不勇不恕的沽名钓誉之辈,真是恬不知耻,行同狗彘!”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来了一句诸葛丞相名言作为结尾的章慈终于骂完了,说真的,这段词她可是提前准备了半天,原因就是杨太后说了,朝堂之上必定会有不满的人。
  而对于这些高官来说,他们总觉得只要是新皇帝继位总是需要官员的,他们才不担心章慈会把他们直接杀掉。毕竟他们死了谁来当官呢?这年头培养人才也不容易,百姓中识字的很少,没有他们帮忙,按常理来说,新君一定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