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87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87节

  这就导致当时越南的冶炼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武器装备、兵马训练、后勤补给都非常差,别说跟辽国比,西夏都能吊打他们。
  像隋朝时期,隋炀帝就把越南轻松消灭,纳入中国版图当中。
  所以他们这些从外地临时调过来,把邕州本地官大洗牌的官员,其实对消灭越朝还是相当有信心。
  唯独侬智高清楚即便大宋派天兵过来,也不一定真就把越朝消灭。
  因为水土不服,易生疾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哪怕隋炀帝随手就把越国灭了,可之后呢?
  还不是隋朝灭亡,就马上又独立出来了。
  所以这才是个麻烦事。
  不过仔细想想,如果朝廷以后消灭越南,自己表现好点,朝廷把越南交给自己打理?
  以自己对越南的熟悉程度,说不准也能在那里混混当个小国王了。
  想到这里,侬智高顿时又兴奋起来,饭后他立即向杨察询问道:“司帅,边民久堪越朝袭扰,早就满腔怒火,就等朝廷一声令下。不知道朝廷大军何时到来,我等也好早做准备。”
  杨察笑道:“尔等宽心,朝廷兵马已经启程,不日就会抵达广西。”
  “哦?”
  侬智高高兴道:“不知有多少兵马?主帅又是否为范相公?下官与赵太守也好做准备,调集一些粮草之类。”
  “蕞尔小国,又何须范相公大动干戈?”
  杨察摇摇头。
  李朝还真不值得范仲淹出马。
  听到居然不是大宋战神范仲淹,侬智高有点小失望。
  但又马上道:“莫非是王相公或者张相公?”
  如果范仲淹不来的话,王德用和张亢两个人来也不错。
  早有人说,除了范仲淹以外,大宋就枢密使王德用以及枢密副使张亢用兵如神。
  特别是张亢,如今已是声名在外,深入数百里袭击西夏腹地,拦截撤退的辽国主力大军斩获无数,立下不世战勋。
  要是这两人其中来一个,应该都能吊打越朝了吧。
  “也不是。”
  可没想到杨察摆摆手,说道:“杀鸡焉用牛刀?”
  “那是?”
  侬智高震惊不已。
  虽然李朝在大宋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不值一提,那也不能如此轻视吧。
  怎么样也该派一个大将来。
  然而就听到杨察说道:“朝廷这次打算出兵一万,由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狄将领率领。”
  “一万?”
  侬智高当时就差点崩溃了。
  朝廷。
  居然只打算出一万?
  而且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
  那一瞬间。
  侬智高只感觉到了这次朝廷灭越大计,仿佛是个笑话。
  第296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
  杨察前往广西比较快,他先走陆路到湖北,然后坐船南下,走湘江以及灵渠,顺利抵达了广西南路治所桂州,也就是后世桂林。
  而狄青那边出发地比较晚,毕竟他要带一万大军,而且还不是带骑兵,都是步卒。
  加上各种火器、火炮、小钢炮、火药物资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光辎重车辆就载了满满几千辆马车,自然是慢。
  临行那天,赵祯、赵骏以及范仲淹召见了狄青,一来是鼓励他一番,二来也是面授机宜,告诉他怎么消灭李朝,并且在消灭李朝之后,治理李朝的办法。
  三月上旬,几乎是在杨察刚刚抵达广西南路,开始为准备打仗做筹备工作的时候,狄青率领着火器营也已经完成了整装待发,今日就打算启程。
  崇政殿内,三月春暖花开。
  屋外暖暖的阳光洒落进来,晒在人身上,给人一种慵懒舒适,空气里好像都带着沁人心脾,舒畅温和的感觉。
  几个人坐在崇政殿。
  这不是狄青第一次来,倒也没那么拘谨,站在殿内正中央,向着上面的赵祯以及左右两侧的赵骏范仲淹拱手行礼。
  “免礼,狄卿。”
  赵祯笑着说道:“你是朕的亲卫出身,又屡立战功,让朕欣慰的同时,也让朕颜面有光啊。”
  狄青连忙说道:“陛下谬赞,臣既是大宋士兵,自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好。”
  赵祯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力了几句,接着最后才道:“你兵马备齐,即将出征在即,今日唤你过来,除了例行的叮嘱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
  “请陛下明示。”
  狄青说道。
  赵祯就道:“让知院跟你说吧。”
  狄青扭过头看向赵骏。
  赵骏沉声道:“此番出征,消灭李越并不难,你只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狄青就拱手等着赵骏的指示。
  赵骏说道:“一,只可走大路不可走小路,西南山高林密,极易设伏。小路大炮不好施展,一旦中伏就不好打了。”
  “是。”
  狄青应了一句。
  “第二,当地的水必须烧开了喝,不可喝生水,以防疫病。”
  “是。”
  “第三,春夏之时,蚊虫变多,一定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军营带上驱蚊的草药,每日安营扎寨,在帐篷内熏燃驱除蚊虫。”
  “是。”
  “第四,你们的任务是消灭李朝的有生力量,打击他们的主力即可,至于他们麾下各部落袭扰军队,莫要理会,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骚扰就让他们骚扰,如果他们不正面决战,你们便直接打进升龙!”
  “是。”
  “第五……”
  赵骏一口气说了十多条注意事项,颇有点光头远程遥控的意思。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干预狄青的战术打法,只是告诉他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他们的战略目的,具体作战方式和现场布置,还是由狄青自己处理。
  等说完这些注意事项之后,赵骏才最后说道:“汉臣。”
  “知院。”
  狄青认真听着。
  “这些事项注意到位,消灭李朝并不困难。”
  “卑职相信知院。”
  “消灭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理。”
  “请知院告知。”
  “很简单,你消灭了李朝之后,可以采取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
  “不错。”
  赵骏点点头:“你此行的目的,是彻底消灭李朝的王室,将他们的社会结构打散,变成各个部落制,扶持当地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上位,打压他们人数较多的民族。”
  “但末将听说那边的情况如大宋一般,只有他们本地安南人,其余人极少。”
  狄青挠挠头。
  他既然要攻打越南,那自然要对那边有所了解,因此这段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
  赵骏笑道:“极少也可以扶持,哪怕是他们本地的安南人,也可以分而治之。如住在海边的,给他们一个新称呼。住在山里的,也可以给个新称呼。反正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与其他安南人不同即可。”
  别看越南屁大点地方,以大宋的国力,想吞并轻而易举。但实际上越南易战难治,几乎很难被中原王朝吞并。
  事实上不止是越南,唐宋之时,即便是广西、广东、福建这些很多人以为的中华传统区域,古人治理起来都很困难。
  这种情况直到南宋衣冠南渡,大幅度开发岭南才得到改善,明清的时候,南方沿岸诸省,才算治理好。
  究其原因,第一是越南实在是太偏远,且这个地方又穷又乱。
  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一个地方的叛乱并不可怕,朝廷只需派兵镇压即可。
  但如果这个地方老是叛乱,中央就需要派重兵镇守,且这个地方又穷距离中央又十分遥远,出兵成本极高。
  那么并非核心统治区域的赔钱地方,中原王朝放弃也很正常。
  第二是越南是多民族国家,他们的民族构成跟汉人很像,主体民族京族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
  其余少数民族比例极少,而且多是边境地区过来的其它国家民族,如汉人、傣族、壮族等等,在民族构建和认同上,京族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
  一旦越南的主要民族进行反抗,那么很容易就带动整个越南的反抗,中央朝廷在当地的统治就会被瓦解,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治理。
  综合这两点,就是历史上越南虽然多次被纳入我国版图,并且甚至他们也用汉字,会汉语,却始终不能融入中华的缘故。
  而赵骏告诉狄青的办法,那就不得不说提起“大缺大德”的欧洲殖民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