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47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47节

  城外沃野繁茂,不仅有广阔的牧场,在河边还有密集的农田,形成了一个以游牧与农耕结合的奇特文化。
  此刻青塘之主唃厮啰正在城中巡视,今年四十九岁的唃厮啰在前半生一直过着被人操纵充当傀儡的生涯,一直到宋明道元年,也就是公元1032年才终于夺回了权力。
  亲政之后,在青塘经营十四年,唃厮啰采取亲宋抗夏的政策,得到了宋朝的扶持,终于在宗哥河之役中大败西夏,从此让青塘政权兴旺起来。
  而且这些年托大宋愈发强盛的福,大宋也非常满意唃厮啰亲宋的态度,因此对唃厮啰的扶持就没有停过,甚至城中还有三十多门大炮,全都是宋朝赠送给他们的。
  “父亲,这大炮真是雄伟。”
  唃厮啰十五岁的三子董毡跟着父亲巡视了城池,站在城头上抚摸着钢铁制造的火炮,欣喜不已。
  他曾经试射过几次,威力让他这个青塘未来的继承人都感觉到惊惧。
  “可惜啊,宋人只给我们五十门,而且还是父亲苦苦哀求才得来。这让我们只能在兰州和湟州布置不到十门,如何能抵御得了西夏的进攻?”
  欣喜过后,董毡就是不满。
  他不满宋人的小气,又对父亲向宋人靠得那么拢甚至到卑躬屈膝的地步更加不满,这让他骄傲的吐蕃赞普后裔之心而感觉到不悦。
  然而唃厮啰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董毡,不许再胡说八道。”
  “本来就是父亲!”
  董毡说话没什么顾忌,冲着唃厮啰顶嘴。
  唃厮啰觉得头疼,只能说道:“你知道这一门火炮要多少钱吗?”
  “多少?”
  董毡随口问道。
  “光打造这门炮就要五百多贯,而且还不算别的费用,加上弹药、运到青塘来,一门炮价值千贯!”
  唃厮啰耐心地说道:“宋人能给我们五十门,就相当于白送了我们五万贯,如此大的友谊,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
  “反正宋人有钱,多送几门何妨。”
  董毡嘀咕了一声。
  唃厮啰看着这儿子,差点气不打一出来,本想甩他一耳光,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没办法,虽然董毡是老三,可他就这一个儿子在身边了。
  唃厮啰的三个儿子,老大瞎毡是前妻李氏所生,李氏的父亲之前是吐蕃论逋李立遵,论逋就是吐蕃宰相的意思,李立遵一直把唃厮啰当成傀儡。
  因此后来唃厮啰慢慢掌握权力,就与李氏决裂,李氏就带着唃厮啰的长子瞎毡离开河湟,带着部落去了居龛谷,也就是后世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归附了宋朝,现在是宋朝的登州团练使。
  次子磨毡角也是李立遵之女所生,唃厮啰被迫娶了李立遵的两个女儿,大李氏生瞎毡,小李氏生磨毡角。其中小李氏曾经被唃厮啰幽禁,被磨毡角救出,带着部众也离开了河湟。
  所以长子和次子由于母亲的关系都跟唃厮啰关系很差,自然就不可能继承青塘,三子董毡是现任妻子乔氏所生,也是唃厮啰身边唯一的儿子,成为青塘之主是必然的事情。
  这就造成了唃厮啰没办法用打骂教育,他现在十五岁正是叛逆期,万一打骂下也跟两个哥哥一样跑出青塘,那唃厮啰就没继承人了,他就只能忍一忍。
  只是唃厮啰一定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没有好好教育好董毡,导致他历史上后来推翻了他亲宋政策,与大宋交恶,最后爆发战争。
  不过那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了。
  此刻历史大变。
  便在他们父子二人相争之时,忽然间就听到远处不知道何时又走来了一个商队,沿着西北方向的古道,徐徐向着青塘城的方向而来。
  唃厮啰站在西城北面的城墙上眺望,原本商队出现在西北方向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他看着这队商队,却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这队伍。
  大得有些不同寻常啊。
  第338章 青塘城破
  青塘城上。
  唃厮啰看到远处是一支庞大的商队。
  这商队怕是有三千人以上,光骆驼和马匹,就有一万多匹。
  密密麻麻的牲畜行走在道间,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
  唃厮啰经营青塘已经十余年,来往商队一般是什么规模自然十分清楚。
  西域商人通常也就两三百人,最多也就那么七八百人的样子,能有四五百人就已经是非常大的商队了。
  而河西走廊倒是人多一点,但大规模商队也就那么一千来人,三四千匹骆驼,很少有超过三千人,带着上万匹骆驼与马。
  毕竟这样的队伍一路花销非常大,沿途一路很难支撑起那么多人和牲畜的补给,同时整个西域也没有那么大的势力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商队。
  特别是河南道,由于路途遥远,一般也就是小规模商队较多。少的数十人,多者数百人,能达到千人规模屈指可数。
  像《周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使团通使北齐,西魏伏击了这支使团。
  “获其仆射乞伏触扳,将军翟潘密、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匹,杂彩丝绢以万计”。
  当时队伍就是走的吐谷浑道,而这就是河湟走廊商队规模的直接例子,包括二百四十名商人,驼骡六百匹。
  所以远方忽然出现一支三千人以上的队伍,显然是一件让人感觉奇怪的事情。
  不过也有例外。
  那就是恰好商队在路上遇到其他相熟的队伍,领头互相认识,就有可能结伴而行。
  只是这种情况极少,唃厮啰还是心生警惕,对身边的一名部将说道:“去,派人拦截他们,盘查一下他们。”
  “是。”
  那部将便亲自率领数百人骑士,浩荡出了北门,向着城外而去。
  远处的商队正是李元昊派人假扮。
  李元昊先分批派了小股商队潜入城内,随后又派遣伪装成大商贾的队伍出发。
  他经营河西走廊,自然也知道商队规模。
  可他就是在赌唃厮啰那边没有警觉,毕竟如果人派少了就起不到里应外合的效果,这也是无奈之举。
  此刻见到唃厮啰派人出来拦截,大抵也就知道瞒不过去了。
  不是说他们伪装得不够好,而是既然能派出来拦截询问的,就必然是精锐的斥候骑士。
  斥候吃的是观察敌情这碗饭,双方都是战场厮杀的士兵,身上的那股气质是不是商人,眼光毒辣的斥候一眼就能看穿。
  所以想要瞒过去可能性很小。
  李元昊不动声色,一直到唃厮啰派过来的斥候到了近前,向他们喝道:“你们是哪里来的?”
  几乎是刹那间,这些斥候见到商队,迅速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些人身上的气质就不是那种长年漂泊在外的行商,虽然一个个都穿着纱巾围脖,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骗不了人。
  他们的眼眸一个个凶厉异常,若是一个两个还正常,可全是如此,那就只能证明一件事情——他们并非商人。
  “站住!”
  为首的百人将厉声呵斥,随后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号角。
  自春秋战国开始,西北的羌氐就已经开始善于使用号角作为传讯工具,在秦汉时期传到中原,汉末三国就广泛用于军队打仗。
  但几乎是在他摸向腰间号角瞬间,一支弩箭就射了过来,直接刺穿了他的胸膛。
  “噗嗤!”
  百人将捂住胸口,不敢置信地看着对方,随后从马上跌落下去。
  这惊变一幕顿时让出来的斥候们大惊失色。
  两边近乎同时动手,但很快李元昊的队伍就占据,短短数分钟不到,斥候们就被杀散。
  “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先一步响彻苍穹,那是西夏军的号角声音。
  后方隐藏起来的西夏大部队,足足有数万之众,犹如乌压压的潮水一样向着青塘席卷而来,后方扬起的土尘像是要遮蔽天地。
  城头上唃厮啰面沉如水,冷静应对,迅速下令关闭城门,城外他的斥候虽进不来,但可以从左右逃向它处。
  这也算是舍小保大。
  接着他命令城头打起战鼓,调集军队,将弹药运送到城头上,准备启动大炮。
  “夏贼来了,都动起来。”
  “快快快。”
  “别磨磨蹭蹭,快把东西搬上去。”
  北城上顷刻间乱成一锅粥。
  城内也是骚乱不止。
  大量商人一窝蜂想从南城门跑出去。
  但各城门都开始关闭,城内街道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混乱。
  唃厮啰已经顾不得城内,他只想把城门守住。
  然而就在他准备发动大炮打击越来越近的西夏人时,身后的城门口附近不知道何时出现了大量带着刀兵的商贾。
  他们一个个反应迅速,猛地冲到了城门口,四处砍杀,让精神紧绷只关注城外的青塘士兵猝不及防。
  “不好!”
  唃厮啰大惊失色,跑到城门口上面往下探视,见到敌人已经控制住了城门,连忙喝道:“来人,跟我杀下去。”
  他拔出腰间的佩刀,立即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就冲到了城下开始与敌人作战。
  可终究是晚了一步,城门已经被内应打开。
  城外的西夏军见到远处城门大开,大喜过望,纷纷呼喝着马匹疾驰。
  青塘乱作一团,城上董毡还是有点能力的,父亲下城去作战后,他便指挥士兵开始发射大炮。
  “砰砰砰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