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78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78节

  吃不饱饭,就帮助他们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体系,发放生产资料,帮助他们耕作土地,养活自己。
  喝不到水,就帮助他们挖建沟渠,打井修河,让他们能够不用为水发愁。
  朝廷解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发展建设。
  那么百姓也会很快认识到如今的大宋朝廷与曾经那个对百姓刮地三尺的大宋朝廷已经完全不同。
  归属感的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
  “知院高明!”
  “有的时候想问题想得还是太复杂了,知院的话,才是一针见血。”
  “正如知院所说,看待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啊。”
  众人对赵骏的高瞻远瞩心悦诚服,一番见解也是让他们如拨云见日般茅塞顿开。
  看待问题的方式,自然也就变得不同起来。
  赵骏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们以为这是赵骏的策略,却不知道真诚才是必杀技。
  真诚待人,人才能真诚待我。
  若非如此,抗日时期根据地的百姓为何如此踊跃支持我党呢?
  大家正说着。
  便在这个时候,船队也渐渐靠向北岸。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北岸渡口的时候,从远处上游黄河岸一条满是芦苇荡的支流当中,忽然飘出二十多艘小舟,飞一般向着他们冲来。
  每艘小舟上都有十余人,加起来怕是得有二三百。他们分工明确,迅速靠拢,隐隐将两艘客船合围之势。
  船上的船老大拍手愁容道:“坏了,遇上水盗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顷刻间,赵骏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啥意思?
  自己出行一次,就得被打劫一次。
  大宋治安还能不能好了?
  第431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
  “兄弟们,这是头肥羊,宰了过年,冲啊!”
  “咱们是王麻子王大爷的队伍,要钱不要命,把东西留下,放你们一条生路。”
  “立即停船,听到没有,立即停船。不然等我们上船,全都给你们杀咯。”
  河岸边二十多艘小船飞速靠拢,小舟快艇的船速可比他们的大船快得多。
  再加上他们是从上游过来,顺水而下,没过多久就已经不足二十丈远。
  赵骏甚至能看到为首的汉子面有横肉,一脸麻子,匪气四溢。
  想来这位就是那些水盗嘴中的匪首王麻子。
  “大河盗患问题严重吗?”
  赵骏看到训练有素的卫队已经从船舱出来,手里都拿着步枪,就没有在意,而是随口问众人。
  杨告说道:“不止是大河,全国各地只要有江河湖泊,就不会少了水盗。”
  “哦?”
  赵骏皱眉道:“全国各地都有?”
  “是的。”
  杨告说道:“而且这些水盗很多都是当地渔民百姓,甚至干脆就是渡口摆渡船的船老大,在给客人摆渡时,一旦发现客人携带大量财物,就可能杀人越货。”
  赵骏的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杨告继续道:“譬如当年我通判江州,就有长江水盗杀商人凿舟沉尸江中。后来抓住真凶,果然是当地摆渡人见那商人包袱沉甸,见财起意所致。”
  “是啊。”
  苏涣也说道:“我曾经坐船自长江前往汴梁应试,路上就遭遇过几次水盗,若非我身无余财,有钱也交了保命,恐怕早就是江底沉尸。”
  听到他们的话,赵骏感慨道:“要想真正海晏河清,任重而道远啊。”
  说话间江大郎走了过来问道:“知院,怎么办?”
  “这些河匪盘踞于此,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等他们靠近之后再打,别漏跑了一个,能抓活的最好。”
  赵骏淡淡地说道:“到时候要拷问一番,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老巢据点是否还有人,千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务必要扫清这毒瘤。”
  “是。”
  江大郎应下,随即就过去指挥部队,按照赵骏的指示,等他们靠近到船边再打。
  “砰砰砰砰!”
  过了片刻,就听到枪声四起。
  紧接着各种惨叫声。
  “啊啊啊!”
  “这是什么?”
  “快跑。”
  “跳河里。”
  水盗们被突如其来的火枪打得猝不及防,瞬间死伤大半。
  江大郎随后道:“来些水性好的,跟我上他们的船,抓活的,水性不好的别来,听到没有。”
  “是。”
  随即就有不少水性好的南方禁军士兵跟着江大郎下了甲板,跳到敌人的船上抓人。
  江大郎是码头苦力出身,常年在汴河边上飘,没事还去水里打转,水性不一定非常好,但在船上的灵活度却很高。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抓了好几个水盗,捆绑了一个结实,在其余士兵们的帮助下,全都送到了甲板上。
  眼看已经逮了不少盗匪,杨察说道:“知院,刚才道之说很多盗匪就是摆渡船老大,我们带那么多行李的事情,会不会与他们.”
  说着他还看了眼船上的船老大、水手等人。
  赵骏出行车马不少,除了一些生活用品以外,很多都是士兵们的军械,用布包裹着,外人很难看出什么,这样也容易伪装成商人。
  如果这件事真的与船老大有关联的话,很有可能是他们见到赵骏等人车马行李众多,说不好就起了歪心思勾结盗匪。
  甚至他们可能就是盗匪也说不定。
  但赵骏没那么武断,只是笑了笑道:“在没有搞清楚之前,先不要妄自猜测,也不要乱抓人。”
  “那万一与他们有关呢?”
  杨察又问。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大宋要以法治国,乱抓人肯定是不对的现象,不过这件事情确实需要他们配合调查。”
  赵骏想了想道:“这样,等下船后联系当地官府和皇城司,让他们过来先把人带走,盗匪就抓走,船老大他们就带去调查就行,只要确定没关系,就要放人。”
  “是。”
  杨察应了一声。
  事情很快结束,在船老大战战兢兢当中,船只靠近渡口。
  可众人却没有下船,而是派人去汲县找人。
  苏涣问道:“知院,这里是汲县,当地竟然有数百水盗,地方官治理不力,冲撞了知院,是不是要问责于他们?”
  “我倒不是很想问责。”
  赵骏摇摇头道:“除非调查出这水盗与他们有所勾结,否则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知院还是太仁厚了些。”
  苏涣感叹不已。
  其实他们也知道,当地有水盗这种事情,确实很难怪罪到地方官。
  因为正如杨告所说,很多地方的水盗、山贼都是当地渔民和村民,白天打渔、种地,晚上就出来变成盗匪,来无影去无踪。
  官府就算想剿灭,一来不好找证据,强盗隐藏在当地村子里,没有直接证据的话,很难给他们定罪。
  二来很多地方整個村子甚至附近好几个村子都是强盗,总不能屠村吧。
  所以这种事情是真不容易解决。
  当然。
  如果赵骏要定他们的罪责也正常,毕竟冲撞了大宋最高级别官员,那地方官只能自认倒霉。
  而赵骏现在没有问责,显然就真是理解他们,非常仁慈了。
  但事实上赵骏虽然在民间走动不算太多,可天下公文奏折常有说山匪路霸水盗之事,他也不是不能知道清剿他们的难处。
  而且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点。
  后世八九十年代,即便是新时期了,我国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特别是山多水多的地方那是层出不穷,各种盗匪多如牛毛。
  这种现象一直到千禧年初还大把存在,那种跑长途客运货运的司机应该深有体会,一个月遇到好几起都是正常的事情。
  盗匪们真正完全消失,基本上等到2010年后,大量的天网系统普及,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监控,甚至乡村道路都有,才算是彻底结束。
  而如今可是在古代,别说监控,就连基层衙役力量都严重不足,想要覆灭这种整个村子都当强盗的现象,难如登天。
  因此赵骏自然不可能怪罪地方官府。
  否则的话天下地方官府都要被问责了,那就太不近人情了一点。
  不过这样的现象也被赵骏记在心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