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一点都不,看的全面,才有的选择,只认一条路,走到黑也走不出来。”
“知道了。”
秦月出了屋,东厢房没有动静,项氏应该还在炕上窝着,于是去了后面。
大黄它们跟在她的身后,欢快的摇着尾巴。
大家伙都在忙碌,于是到地里看了看,最后来到竹林边。
两个多月,这里的竹子已经长的老高,地面上还不断窜出新的竹笋。
庄大山正带着木匠在里面做活,传出来叮叮当当的声音,秦月迈步走了进去。
两个木头房子,已经建了起来,他们正在做木头爬架。
地面上的水槽也安置好了,就差一个石坑,那是给小铁它们游泳的。
见到她来,庄大山嘿嘿一笑。
“再有三天完工。”
“嗯,不急,把活做好,好结实点,它们块儿大,别到时候散架。”
“你放心,结实的很。”
回来的路上,两边的果苗已有半人高,中间的麦子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好。
地里一根杂草都没有,看到秦月,工人们赶紧打招呼。
“东家好,”
“嗯,辛苦了。”
“再有两天我们就回去了,收麦的时候用不用我们来?”
“你们什么时候收麦?”
“五月中。”
“那就赶紧把家里的收了,再过来,还是你们这些人,还是那个工钱,来就好了。”
“嗳,嗳,我们收了麦马上过来,绝不误了东家的事。”
秦月点点头,看了一眼孙玉贵,转身走了。
孙家这几天气氛很怪,一方面,乔氏跟着孙亮卖货,生意相当不错。
以前,一天父子俩也就赚个六七百文,可现在,有一两银子之多。
每天回来,乔氏都在眉飞色舞的数着钱。
而其他人在一边看着,也没高兴,也没不高兴。
她几乎把自家腌菜,和庄家的对半掺在一起卖,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才几天时间,就赚了近十两银子。
吴氏表面淡淡的,可心里却很高兴。
照这样下去,她家很快就可以盖砖瓦房了,再也不用住这低矮的土坯房。
天天在庄家,看着人家的新房,回家怎么看自家都不顺眼。
她也想住砖房,这才暗地里支持乔氏。
如今在家带娃,更是有时间做腌菜了,院里全是缸,都是乔氏两人回来时买的。
可惜,好景不长,四月底,五月初,庄家的腌菜停工了。
卖完仅剩下的腌菜后,转战做起了大酱。
胡家人乖乖回到了庄家,尽管突然赚不到钱,有些不适应,但哥几个都非常听秦氏的话,叫干啥干啥。
早在几天前,秦蕊就跟着秦月在学制作大酱。
现在,由她领着众人,泡豆子,蒸豆子,晒制发酵。
这些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学。
最关键的在她手里,不怕他们学会跑了。
虽然庄家的腌菜生意停了,可乔氏非要接着卖腌菜,依然打着庄家的旗号。
这下露了馅,没有庄家的货打底,自家腌的别人一尝就皱眉,有的转身就走,有的冲他们呸了一声,骂几句才走。
乔氏很不服,明明自家腌的也不错,干啥非要庄家的?
离了她家就不行?
一整天,也就卖出去十几份。
第二天,两人起了个大早,接着去卖,结果还是一样,没办法,乔氏把价钱降了下来。
由原来的二十文一斤,变成了十五文,可是依然买家极少。
最后,她一咬牙,改成十文钱一斤,才算有了生意,除去成本,每斤也能赚个三四文的样子,跟之前相比,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能赚几文也不错,一天卖个二十来斤,就是七八十文,比给人家上工要强的多。
只是每天一两银子赚惯了,再看那几十文,真有点心里不得劲儿。
孙亮挺知足,只要比上工强就行。
吴氏没明面安慰,但也说了句话:
“等天凉了,庄家还会做,到时候,咱们再掺一起卖,这就不少了,加上你爹的工钱,一个月也有个几两银子。”
乔氏叹着气,心里极不舒服:“明年开春,不知道能不能攒够盖砖房的钱。”
“能,一定能!”
“现在买卖不好做,外面的人只认庄家的货,咱家的根本卖不上价儿。”
“怕啥,咱家有牛车,不行就到别的镇子,或是到县城卖。”
不管孙家怎么折腾,胡家是铁了心跟着秦氏,她说啥,他们就做啥。
第96章 惹祸精
五月,天热了起来,秦月在后面的作坊,检查着大酱。
有空间井水的加入,大酱的制作时间减了一半。
她搯了一勺,闻了闻。
一股浓重的酱香味道,用手指捻了一点,放进嘴里尝了尝。
秦月点点头:“不错,太阳出来,就把盖子掀了,让它们继续发酵,记着及时盖盖儿,以防被雨淋了坏掉。”
秦蕊嘿嘿一笑:“妹,你放心,我天天在这里守着呢,他们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搅到一下。”
“嗯,到月中,就可以出酱了。”
“到时候我留下,让大壮和孩子回家收麦。”
五月中,庄家的工人走了大半,胡家留了一个人在这里,孙玉贵也留了下来。
分了家,他没有地,给亮子那五亩,让他自己解决,他不会再管了。
乔氏为了赚钱,竟然在村里雇了人去收麦。
好多人看见他家还在卖腌菜,于是就问道:
“这么热的天,还在卖腌菜,就不怕吃坏人家的肚子啊?”
“坏啥,我们自家都在吃,也没见有啥事啊?”
“呵,学了人家的东西,回家自己卖,还真是有良心。”
乔氏冷哼一声:“秦氏都没说什么,你管得着嘛。”
“有你后悔的那天。”
庄家的麦地因为种的晚,要到月底才会成熟,这就给了工人时间。
他们把自家地收了,翻耕后,点上种,赶紧回到庄家,生怕晚了,有人顶替自己。
石头也不读书了,他带着工人,在地里收麦。
秦月也没闲着,带着作坊的工人,在空地上支起几口大锅,开始卤酱。
五种口味的大酱,她操作,秦蕊就在一边给她打下手,并暗暗记住操作流程。
每做好一锅,工人们就把洗干净,控干水份的坛子搬过来。
酱装进去,放凉,封口,在纸上写上酱的名称,然后贴上去,就算完成。
秦蕊学会了,上手了,她才放心的离开。
小铁已经去了后面的竹林,它们非常的喜欢那里,从不出竹林一步,别看只有二十亩,在空间井水的浇灌之下,竹子永远是新鲜碧绿的,竹笋永远是嫩嫩的,吃都吃不完。
大黄它们会借着巡视的机会,经常到那里,待一会儿就走。
收麦的工人很是纳闷,他们离开近半个月,地里的杂草却不见一根。
难道又有人来做工了?那可不行,要是让东家厌了,以后还咋来呀。
所以,你就看吧,那些工人,非常的卖力,累了,渴了也不说一句。
婉儿和梁动,抬着木桶给他们送绿豆汤,工人们都感动的不行。
这样的东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嘿,竟然是绿豆汤,里面加了糖,东家真好!”
“就是,说等咱们,就真等咱们,收完看看要不要打麦,晒麦装袋,这活咱们都会干。”
婉儿和梁动在一边咧着嘴笑起来:“放心吧,肯定让你们打麦,晒麦,装袋的。”
“呦,小娃娃,东家都跟你们说了?”
“是啊,”
“太好了,这样咱们又可以在庄家多做一段时间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