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节

  “可不是,青婷能干,长得又好,一朵鲜花,插牛粪了。”
  “长的也不是很好看,个头儿也不高,怎么就看上他了?”
  老夫人笑咪咪的说道:“这就是缘份,陶金生看着还不错,人老实厚到,若是个奸诈的,怎么可能让他大哥吸那么多年的血。”
  “太老实了也不好,性子懦弱。”
  “有青婷呢,两人一个强一个弱,互补,以后他们成了婚,一起打理那个小店,她也能轻松许多,老大不小了,也该要个孩子了。”
  “我手头上还有好多事,这事就交给你了。”
  “放心,保准给你办好,不过,他们成婚,你不得去走走过场啊?”
  “你们去就好,四月份,我又出远门,兴许会三月到半年,让她请请乡亲们就行,我若有时间就去,没时间的话,你代表我去就行了。”
  “叫石头过去吧,好逮也是你秦家的人。”
  “到时候你跟他说吧。”
  老夫人见秦月有些不想去,也就没再继续说下去,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再说陶家,一下失去了两个赚钱劳作的人,又失去了一家六口任他们支配的下人,陶氏在上房大哭起来。
  关上门,大骂秦家,大骂黄家,怎么难看怎么骂。
  而老大一家,正在青石镇,铺子的后院,一家人悠闲的磕着瓜子,喝着茶水,有说有笑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没人再供养他们一家。
  以后啊,自己不努力,就要饿肚子了。
  此话一点都不假,别看他开着铺子,这买铺子的银子,是用老二老三的血汉钱买的。
  他们一家吃穿,也是老二老三一家供着的。
  没有老二老三,说真的,他都不知道怎么赚钱。
  如今,家里连个喂鸡做饭的也没有了,陶家的老宅,除了老两口空无一人。
  开始,街坊邻居的都在听墙角,那么大的阵仗,他们是不敢进去看的。
  等黄老夫人带着人走了,他们想去看,可是门插着,家丑不可外扬,陶家夫妻在屋里关起门子怎么骂别人都,,好象也听得到。
  有些年轻人,大着胆子,翻墙过去,把院门偷偷的打开,村民们就悄悄的来到上房门口听着。
  听着听着,好些人晃然。
  怪不得呢,原来是有人给她家的老二老三来撑腰了,兄弟二人和陶家断了亲。
  真是活该呀,看他们一家还做不做。
  明明都是亲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偏偏只拿老大当亲生,苛待老二老三。
  老天爷有眼呀,总算让他们兄弟遇见贵人,逃过一劫,不然的话,妻儿老小,非死在陶家夫妻手里。
  等陶家夫妻在屋里骂够了,解了气了,才发现,满院子的村民,当时脸色那叫一个好看。
  这些村民看着陶家夫妻,眼里充满了敌意,村长从村民们挤进来,他看着陶家夫妻说道。
  “人还是行善积德的好,连自家的孩子都敢坑,要下十八层地狱的。”
  说完,瞪了一眼陶家夫妻,让村民都散了。
  此时,陶家夫妻脸色苍白,他们心时太短,这下完了。
  于是赶紧急匆匆的锁上大门,去镇上找老大一家去了。
  等老大一家知道后,全都傻眼了。
  “他们,他们怎么敢?”
  “有五品的老乡君做主,我们也不敢啊。”
  “哼,以势欺人,她算什么东西,我就不信这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等着,我现在就写状子,状告她。”
  夫妻一听,赶紧说道:“要是能告倒她最好,快写,快写。”
  哪知,这个老大,就是嘴上说说,根本没有行动。
  他哪敢啊,欺负一下自家兄弟还行,跟权贵斗,除非他傻了,况且,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地道,就算真上了官府,要治罪的也是他自己。
  只是,死鸭子嘴硬,不服罢了。
  见大儿子没写,夫妻俩知道,这事是根本挽不回来了,只得厌厌的说道。
  “以后,我们就靠着你养老了,那两个东西,啥也没给,也啥也没要,就跟着那个老东西走了。”
  老大咬咬牙:“爹,娘,家里还有多少亩?”
  “二十五亩,以后没了老二一家,地也没人给种了。”
  “收了这茬庄稼,租出去,咱们家再做点小买卖吧,不然,不够花。”
  陶家夫妻俩沉着脸,一声不哼。
  他们嘴上不承认,可心里明白的很,没有老二老三,家里就会乱成一锅粥,老大一家,只能享福,不能吃苦,这个家,没有他们兄弟二人不行呀。
  到了现在,二人总算明白了,谁勤快谁懒,谁实诚,谁间滑。
  为时已晚!
  而黄老夫人,在三日之内,就给陶家两兄弟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就在青瓷镇的桃花村。
  村里有一处破个的宅子,人家村子一听是黄老人要,马上叫人给打扫的干干净净,连银子都没收,直接就把地契房契送了过来。
  不大不小,正正好一亩,倒是田地十亩,收了七十两银子,还是上好的良田。
  陶家兄弟,直接给老夫人写了借条,承诺五年之内还清。
  就这样,他们在来到山水村的第五天,去了桃花村,杨青婷则是派人暗中送了一趟生活用品,给陶金生。
  毕竟,他还没娶妻,暂时要跟着他二哥一家居住。
  老二一家也明白,是自己沾了老三的光,对老三非常的好,即便家里不宽松,吃饭的时候,也是紧着他先吃饱吃好。
  老三也是有良心的,从作坊预支了半个月的工钱,交给了二嫂做家用。
  不要以为这样就能划上句号,想摆脱陶家,后续还有得看。
  不过呢,青婷和陶金生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杨青婷托媒人上门提亲了。
  入赘就是和正常成婚反过来,一个男娶女,一个女娶男,过程嘛差不多,只是女娶男比男娶女要简单一些。
  第496章 道友!
  这些,有由钱氏这个做师父的出面,教给青婷,就不细说了。
  秦月把官道边的作坊图纸画好后,交给了石头,他跟联系好的建造班子签了文书,工程立即动工。
  这时,赵知道,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到了秦家。
  赵家人,给秦月行了礼,落了座。
  秦月看了看他的两个儿子问道:“都娶妻了?”
  “是的。”
  “房事如何?”
  两人脸一红:“正常。”
  “嗯,平时有什么爱好?”
  “喜欢喝点小酒,但不大喝,其他没有。”
  “脾气如何?”
  “很少生气。”
  秦月问了一些生活上的事宜后,这才给二人把脉,之后她跟赵知府说道。
  “两人的脉象并没有中毒,但却隐隐透着古怪。”
  若是以前,巫蛊之说可能会是无稽之谈,可从她穿越成为修者后,她信了。
  即有天道,那冥冥之中,就会肯巫蛊之术,只是,施蛊者的修行深浅,决定着它的作用大小。
  她不会看相,但是却能感觉到赵知府一家的身上,有一种她讨厌的味道。
  邪!魔,煞,浊,污,象这样的,都是正派修行者厌恶的。
  赵知府和白氏,脸色变得苍白。
  “是不是我们一家中了邪术?”
  “极有可能,要么就是你那个养母干的,要么就是你的仇家干的,他们想绝了赵家的子孙,象这种事,不是我这个医术的能力范围内,你们去找响堂寺的了因大师吧,听说他道行高深,自古邪不胜正,他是得道的高僧,要是他出面,真半功倍。”
  “那好,那臣现在前往那里,给您添麻烦了。”
  “去吧,越早解决越好。”
  就这样,赵知府带着全家,急匆匆的坐着马车,前往响堂寺。
  秦月站在院中,抬头看看天空。
  一挥手,乌云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随即,地面上的雪,慢慢的开始溶化。
  没出一天,土地的颜色渐渐露出,田里的麦子泛着绿意,湿露露的,就好象才浇了一遍水似的。
  济州地界的温度慢慢升高,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停止。
  虽然还是很冷,但,这种冷,就象初春似的,给小麦带来了生机,所有的小麦,活了过来。
  庄稼人看到这情景,全都跪在了地上。
  他们听说长公主从京城回来了,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是长公主救了他们的庄稼。
  与其说他们在跪老天,不如说他们在跪长公主。
  就在他们下跪的那一刻,秦月的眉头亮了起来,她的周身泛着金光。
  这是功德之光,也是信仰之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