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这日,石幼奴回到家中,同母亲交代了今日发生的事情。
  结果不但在宫内不讨好,回到了家里,还被母亲训斥了一顿。
  李氏丈夫去得早,因很在皇上面前得脸,面上虽然是苦命寡妇,实际上有许多人是愿意捧着她的。
  私生活里还有男宠,别提活得有多快活。
  可男人再多也是无用,她还是仅生了石幼奴一个孩子,生不出小号重练。
  同旁人家仅生一个儿子,将那孩子宠得没边了不同。
  李氏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人,因石幼奴自幼丧父,所以李氏既是母亲,又是父亲。
  她对石幼奴的教育很是严苛,只是她的严苛并不用在教导孩子学习上,而是说话做事的人情上。
  石幼奴在私生活上的事情她可以不管,但是皇帝跟前,他必须伺候好喽!
  这是李氏一个读过不多书的人,一辈子学习到的经验。
  什么入仕为官,什么天下苍生,狗屁不通!
  她只知道,谄媚皇上的自己,得到了金银珠宝,奴仆无数,儿子在宫里当差,拿着朝廷俸禄。
  而那些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官员,凡是得罪了她,那也得死!
  凭着她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她活得风生水起。因此她极其固执地相信着自己的这一套本事。
  皇帝喜欢的人,要极尽讨好,皇帝讨厌的人,要极尽贬低,皇帝不讨厌也不喜欢的人,那就看心情发挥。
  如今她的儿子,便是得罪了皇帝喜欢的人,又得罪了皇帝。这便是犯了大错了。
  “你是个什么东西!人家又是什么人物?凭你也敢跟他比轻重?你不过是皇上的奶兄弟,凭着你母亲我,才混了一个小官做做。人家那是正经的表兄弟!你还有胆量在皇上跟前说他的不好?上不得高台盘的玩意儿!”
  李氏对这个儿子,平时骂得都是这么狠,在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像是尤不解气,李氏左右开弓,扇了石幼奴两个结结实实的巴掌。
  石幼奴被打得两边脸都起了红印子,却咬着牙,一点儿声音不敢吭。
  “莫说皇上,太后都舍不得洛家那三子受委屈,你还真是把自己当个人了!”李氏打了儿子,这才稍稍解气了些。
  毕竟还是亲生的,也不能真的将人打个半死。
  骂了一通,到了晚上用饭了,李氏这才让石幼奴起身。
  母子二人晚间用餐时,李氏才出言道:“明儿早上我就入宫,你同我一起去,到皇上跟前磕头认错。直到皇上不再计较为止。”
  石幼奴不敢反驳,只得低声应是。
  晚间去到妾室房内,将家里一个原本受宠的小妾,打到了半夜才停手。
  到了第二日,李氏果然一早上就起来了,到了皇帝跟前,哄了许多好话。
  皇帝见奶妈都来了,就也看了她身后的石幼奴几眼,瞧见他脸上的红痕未散,便问起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萧淳也算是明知故问。
  当时洛江河就在跟前,他是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
  李氏自然不好当着洛江河的面儿,说昨日石幼奴对皇帝说的话的。
  因此只说昨日石幼奴犯了错,李氏觉得他连日做了许多错事,便加在一起打了一顿,让他好记在心里,不敢再犯。
  都到这份儿上了,萧淳自然不好再怪罪,便淡淡劝了李氏一句,“幼奴不听话,好好管教就是,何必动手。”
  这日之后,石幼奴还是经常会出现在皇帝的宫殿里。
  一切硝烟,都在无形中散去了。
  而当事人洛江河,则完全不知道有过这样一出闹剧。
  第106章
  秋日的连绵雨水之下, 果然各地灾害不断。
  太后下旨,今年的税收由原来的十税一,改为了十五税一, 减轻部分地区的税务压力。
  另外各地又调拨了些银子, 让那些地方官员能够赈济灾民。
  至于那些王公所在的封地, 也是如此命令, 只是地方赈灾救济的银子由他们自己出。
  目前所有封地的官员任免都是由中央说了算的,而那些地方的税收是全部都由封地王爵个人享有的。
  所以赈灾的银子,自然也不该让朝廷出。
  到了冬季, 结果今年还不是个暖冬,天气十分严寒。
  洛江河其实是很不想出门的。
  这日飘了雪, 洛江河还想着, 或许过几日就不用去上班了。
  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 穿着出风的斗篷, 洛江河用过早饭后,耷拉着眼进了宫。
  搓着手,一路到了皇帝寝殿内。
  这日不上朝, 洛江河便跟萧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跟萧淳相处时间久了, 他早已没了刚开始的战战兢兢,只是平时一些小事上注意一些,不惹萧淳生气就行了。
  而且萧淳此人极其爱听人说他的好话,哪怕是一句“英俊潇洒”,夸了也比没夸好。
  因此洛江河经常昧着良心夸奖萧淳,只是越说,越发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是个佞臣。
  在殿内烤着炭火,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就有宫人过来请示萧淳。
  萧淳让人进来, 宫人才将事情禀报了。
  原来,是原本的李婕妤,现在的皇太妃薨了。
  洛江河知道太后一直在虐待李太妃,估计这个冬天太冷,一向养尊处优的太妃本来就不大熬得住,又加上连月被虐待,肯定是营养不良,身心俱疲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