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朕意已诀!”
  “不承认瑷珲条约,不承认天津条约。”
  “为了天下万民,为了江山社稷!”
  “正式迎战!”
  “僧格林沁!”
  科尔沁亲王出列,一身甲胄,单膝下跪道:“奴才在!”
  “荣禄!”皇帝大声道。
  荣禄也是一身戎装,单膝下跪道:“奴才在!”
  “朕命令你二人,作为主副帅,彻底和洋夷决战到底!”
  “洋夷若不退兵,便一日不停战!”
  “奴才遵旨!”
  文武百官整整齐齐跪下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胜!”
  “大清万胜!”
  而后,僧格林沁和荣禄就这么一身戎装离开皇宫,翻身上马,前往德胜门外。
  而此时德胜门,已经有上千名骑兵,整齐列队。
  几万京城民众,围观。
  这里会进行一场宏大的出征仪式。
  僧格林沁和荣禄出了德胜门后,恢宏乐曲声响起。
  惠亲王,惇亲王,醇亲王三个亲王出列,走上高台。
  惠亲王绵愉拿出圣旨,诵读皇帝的开战宣言。
  尽管和历史上一样,清廷选择了开战。
  但稍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朝廷的决心更大,而且为了争夺大义,朝廷采取了更加宏大的阵势。
  这一份诏书,这一份战斗檄文,也写得壮烈无比。
  万民听完之后,纷纷高呼。
  “大清万胜,皇上万胜!”
  惠亲王将圣旨交给了僧格林沁,将尚方宝剑也交给了他。
  “两位大帅,朝廷等着你们凯旋。”
  “京城百姓,等着你们凯旋。”
  “天下万民,等着你们凯旋!”
  僧格林沁和荣禄躬身拜下,道:“不破敌,誓不还!”
  然后,在万众目光中。
  两位主帅,率领着一千名骑兵,朝着天津战场而去。
  当然,这一千名骑兵仅仅只是象征性的。
  真正的大军,已经早就在大沽口战场陈列完毕了。
  ……
  僧格林沁和荣禄再一次回到大沽口战场。
  他当着所有守军的面,宣读了皇帝的旨意,而后大声高呼:“这一战若赢,我等光宗耀祖,荣华富贵。”
  “这一战若输,我等身败名裂!”
  “天下万民在看着我们。”
  “长生天在看着我们。”
  “祖宗在看着我们。”
  “皇上在看着我们!”
  “与洋夷,血战到底!”
  万军高呼:“与洋夷,血战到底!”
  大沽口战场,战意冲天!
  ……
  三日之后!
  天津外海,出现了一个黑点。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紧接着,庞大的联合舰队,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内。
  终于来了。
  大沽口守军,见到这一幕,顿时深深吸了一口气。
  荣禄眯起了眼睛。
  去年的大沽口之战,他也是亲历者。
  这一次洋人联合舰队的规模,显然比去年更大了。
  可以想象的是,洋人进行登陆的军队,也会更多。
  但是,对比去年,大沽口的守军也非同日而语。
  联合舰队司令何伯和海军少将西马糜各厘对视一眼,不由得想起了巴厦礼的劝诫。
  大英帝国远东最高主帅额尔金伯爵,拿起望远镜,看着大沽口的守军。
  “先生们,大沽口的清军看上去是比去年更加多一些,也仿佛多了几分意志。”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攻打烟台,攻打大连的时候,他们脸上也有相似的神情。”
  “结果如何?”
  “这两个地方,依旧不超过一天,就直接被我们攻打下来了。”
  “我们的海军陆战队,是不是流汗了,我都无法确定。”
  “自从十几年前的通商战争以来,我们大英帝国极其盟友,在这片土地上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次比一次辉煌,甚至一次比一次不可思议。”
  “那么今天这一战,也不会例外!”
  “所以,享受你们的战争!”
  旁边的法兰西帝国代表道:“伯爵大人,我们需要派遣使者宣战吗?”
  之前攻打烟台和大连,因为震怒之下,都算是不宣而战。
  额尔金伯爵点头道:“那就去吧。”
  而后,联军舰队派出一艘小船,一个使者,正式登陆大沽口。
  英、法、美、俄正式向清军主帅僧格林沁宣战。
  僧格林沁代表清廷,正式迎战!
  双方宣战完毕后!
  联军舰队司令,正式宣布开火!
  联合舰队的舰炮,凶猛开炮。
  清军大沽口炮台,猛烈还击。
  至此,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爆发!
  洋人对清廷的决战爆发。
  ……
  与此同时!
  经过了几日的奔波,朝廷钦使用最快速度,沿着运河和长江来到了九江,向苏曳宣读了皇帝的口谕。
  “苏曳,朕已否决《瑷珲条约》、《天津条约》,朕已决议和洋夷开战,汝等可支持否?”
  苏曳道:“臣当然支持!”
  接着,钦使拿出了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苏曳率领舰队,北上支援,痛击洋夷,钦此!”
  第209章:结束!苏曳华丽之功!
  九江。
  苏曳和巴厦礼进行了最后的军事推演。
  甚至这一场推演,苏曳在群里面也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了。
  为此,苏曳甚至甚至制作了一个沙盘模型。
  双方的军力也完全一目了然。
  常州战场那边十几万大军,苏曳都没有制造沙盘,甚至也没有到现场。
  却把全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大沽口的战场上。
  因为历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廷是获胜了的,而且算是大胜。
  在这个世界,局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历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四千人,英法联军一千多名海军陆战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