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思来想去嬴政决定最后给昌平君一个机会。
  之前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现在他可是有上天降下的神迹(指光幕)帮他,六国结局恐怕早已成定居,这种情况下但凡脑子清醒也不会在想要叛秦投楚,论迹不论心,从现在开始不管昌平君想些什么,都可以不去在意,只要以后乖乖的就可以了。
  不过片刻嬴政就打定了主意,同时做好了规划,光自己知道可不行,得找个时间跟昌平君推心置腹的聊一聊,让昌平君知道自己大度,不计较等美好特质,也只有凡事都让他明白,才能让他更好的感激,哦不是,才能更好的全身心为大秦服务!
  想明白这些将来为秦国发光发热的人,嬴政便将心思放到了重中之重,也是最令他介怀的,他尚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扶苏。
  一个听起来非常好听的名字,无论释义为高大的树木还是大盾,都代表着老父亲对于孩子的美好的期望。
  哪怕此刻嬴政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中,扶苏跟自己的关系不是太好,甚至于很差,嬴政都不想放弃这个名字。
  无他,实在是太好听了。
  咳咳,名字不是关键,关键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光幕中曾非常乐观的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依照父子整日相处的模式就可以让扶苏的思想向法家靠近。
  嬴政从梦境中脱离出来以后,却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一个人能够接受的何种观点,更取决与于这人物的性格,万一是一个听到老父亲说话就不耐烦的性格,就算陪在他身边效果也不会太好。
  第二点个问题就是,法家是什么1?
  嬴政听说过儒家墨家阴阳家,唯独没有听说过法家,想来也是后世归纳总结,或许就是取自变法之意,毕竟这其中还涉及到郡县制与分封制问题,怎么看都像是跟变法相关。
  再联系到‘诸臣皆以为便’,只有李斯支持自己,那么可不可以认为李斯也属于法家?
  在者前一个故事里面提到的韩非,嬴政曾经读过韩非写的书,归纳总结跟李斯应该同属于法家,没有记错的话他们的老师荀子,一个虽然与其他儒生关系都不是很好的大喷子,但是当世大儒。
  那么他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若是他找来荀子当自己未来孩子的老师,一部分跟荀子关系不好的儒生总不会想着来撺掇扶苏做什么了,另外按照他的教学思路,再培养出一个类似李斯、韩非之类的学生也不是不可能。
  皆是再给自己的崽崽安排王翦等等自己的老师同步教导,想来效果应该更好了吧?
  想着,嬴政顿时精神抖擞,天刚蒙蒙亮,就命人传李斯入宫觐见。
  “臣李斯,见过大王。”
  “通古坐,你我君臣何须如此客气。”
  李斯刚一来,就见大王脸上满是亲切的笑意,十分亲昵得叫着自己的表字,让本来就觉得大王是不是因为天幕要重用他的李斯愈发轻飘飘了。
  大王不愧是大王,说话都这么悦耳动听。
  顶着晕乎乎的脑袋刚一坐下,李斯便听到大王用着更和煦温柔的声音问道,“通古啊,不知荀子近日来身体如何啊?”
  作者有话说:
  1冷知识,春秋战国的时候木有法hela家
  春秋战国时期从未有组织或学派称作“法家”,而只是在lt;a href=https:///tags_nan/xihan.html target=_blankgt;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将一派命名为“法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成熟很晚,但渊源很早,其思想源头可上追溯于夏商理官。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李悝、子产、吴起、商鞅、慎子、申子、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学派,于战国末期由韩非集其大成。汉代时对其学说加以总结、综合,其思想则成治理国家的基础。
  第40章 奋斗吧!陛下!(1)
  ◎叮——您的祖宗已上线!◎
  “大王, 你,是问臣的老师,荀子吗?”
  李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表情有一瞬的僵硬,但随即就反应过来,紧接着道,“老师身体还算硬朗,前些时日通过书信, 似乎还不错。”
  “若是寡人没有记错, 荀子先生是赵人, 现在居于楚国兰陵?”
  “大王没记错。”
  李斯点点头,点头的瞬间突然福至心灵,意识到大王不会无缘无故问老师如何, 又点了一下是赵人。
  这一点就非常微妙,重点点明了老师作为赵人不在楚国。
  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可像是这样的儒生游历各国实在是窸窣平常, 老师在去兰陵之前还在齐国稷下学宫呢,虽然待得并不是很愉快。
  唔,确切的说老师在哪国待得都不是很愉快,没到一个地方刚有了新的工作, 总是被同僚排挤。
  丢官复起都好几回了。
  也有可能是老师那张嘴巴不饶人,无形中得罪许多人也可想而知。
  可大王不会无缘无故提到这件事,哪国人,在外国从事,唔,难道大王是特指出六国客?
  想到这李斯特地注意了一下陛下的表情, 单单是六国客的话大王断然不会亲切的叫自己通古, 更有可能是一边说着欣赏自己, 一边表示时局艰难,旧贵族和客卿之间矛盾重重,他这个做大王的也不好做,从而让自己主动提出来配合陛下演戏,假装逐客然后在请回来,还能刷一波好名声。
  lt;a href=https:///zuozhe/oaa.html title=沈唐 target=_blankgt;沈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