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重生09:合成系男神>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555节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555节

  和专家医师聊了半小时后,周瑞离开了“华x医院”。
  张援朝已经进入了icu,就连亲生子女都不能探视,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了。
  回去的路上,车上只有周瑞一个人,麦强因为内心的愧疚,向周瑞请了假,想要留在市区,周瑞也没阻拦。
  周瑞看着窗外,许久没见的热闹都市接近,高楼大厦的浮影从车窗上不断掠过。
  心里却在想着刚才和医生的交谈……
  “代偿机制……?”
  “脑细胞不可再生,这是铁律,如果非要说有奇迹的话,那就是人体的‘代偿机制’。”
  “这是人体最基本的能力,当某部分失去功能后,人体的其他部分会试图填补其丧失的功能,就像双手都断了,脚就会变得灵活。”
  “大脑也类似,一部分脑细胞死亡,另一部分脑细胞,甚至神经细胞,有可能异化出补完功能的能力,一种现代医学无法清楚分析的现象,只能观察,不明原理。”
  “不过你们那位患者的年龄在这摆着,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无法醒来,光在床上一直躺着,就可能要了老年人的命。”
  回到919厂,周瑞没有再去研究部,而是直接抵达了“云房”,时间也不过十点多。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今天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周总师晚来了一会儿。
  虽然没有周总师的全局调度,稍稍有些不适应,但他们已经自信开展了工作,甚至更加认真严谨。
  周瑞也没废话,直接登上了十几米高的钢结构平台,戴上了“指挥官”手套。
  张援朝前辈还有数道难关要过,但鲲鹏项目组也不能停滞不前。
  沉着稳定的声音,从喇叭处传来。
  “抱歉今天晚了,让我们继续工作。”
  “航电组汇报进度!”
  “精度校验组王德,去验收一下e6区载弹仓轮转件的情况……”
  “明天,我就将开始蒙皮工作,大家做好准备……”
  ……
  五月中旬。
  鲲鹏项目组,折损了一位重要专家。
  一人的缺失,尚不会影响数百人的项目,但鉴于张援朝的突发状况,研究部的工作强度,被周总师要求大幅下调。
  不再允许11点后的加班,尤其是50岁以上的成员。
  且周总师要求后勤部,根据历年公司体检,统计所有参与者的基础病情况,在有限的厂区医疗能力下,配备一些急救性的装置和药品。
  身体已经不适或者过度疲劳的,放假去医院检查。
  “云房”计划进度……75%。
  鲲鹏总进度<65%。
  快了……
  第627章 试飞员的震撼
  建造一架全球领先,打出代差的“战略隐身轰炸机”,需要几步。
  第一步,搭个机架。
  第二步,填充各个功能部件。
  第三步,外表蒙皮。
  恭喜你,已经学会了。
  目前,“云房”内的进度,已经迈入了第三步。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所有人都眼睁睁看着,这架庞然大物,在一点点完善。
  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
  不不不,一点都不漫长!
  在开始蒙皮工作,“鲲鹏”一点点成型之后,所有人仿佛才意识到……
  这活他们快干完了!
  这是不是不太对?是不是不科学?
  进度会不会太快了?
  甚至很多人,工作过程中都有点“畏首畏尾”。
  这么快,之前是不是我们想当然了?
  这么快,是不是在瞎搞?
  会不会搞了个根本飞不起来的铁架子?
  这种心态,有点像一个平日里都要拖延到考试最后一分钟,才能紧张交卷的学生,在某次考试里,莫名其妙20分钟就写完了大部分内容。
  所以这学生很懵,心里很慌,往死里琢磨,自己是不是都乱写的……亦或者干脆就是没睡醒……
  然后一遍一遍的检查。
  周瑞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没想到没出现“畏难情绪”,却出现了“畏易情绪”。
  不过他没有强势的让大家放宽心,在不过分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允许他们不断的复盘,自查。
  毕竟是航空工程,严谨一点是应该的,而且复盘过程中,也算是对技术的吃透、摸透。
  等到这架鲲鹏结束,也许还会有第二架、第三架的建造,但那时周瑞可能就不会留下来守着了,需要这些人自己更好的理解技术。
  鲲鹏的诞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传奇,这是已经预定了的荣誉。
  别管是什么东西,冠以“全球最大”,就绝对是牛逼,更何况鲲鹏享有数个这样的荣誉。
  全球最大的轰炸机、全球最大的隐形飞机、全球最大的超音速飞机。
  作为战略威慑武器,根据现在的国际局势,这种东西不需要造太多,保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几年的时间里,有个位数的成机就够了。
  隔壁b2直至停产,也只有21架。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鲲鹏从完成到退役,最好都别实战用上。
  造还是要造的,共和国有热爱和平的心愿,也要有维护和平的手段。
  把自己练的壮壮的,才能让傻逼和自己好好说话,世间的道理都是共通的。
  而且周瑞猜测,鲲鹏从样机完成,到对外公布,时间不会差的太多,毕竟威慑威慑,别人不知道你威慑什么?
  六月中旬,“云房计划”进度85%,这架工程巨物,已经越来越有样子了。
  六台毕方发动机,已经安装在了鲲鹏的翼身两侧,由于毕方产量目前有限,还是从隔壁“威龙”的生产计划里,抽调了四台送过来。
  它们能让这架巨物,拥有1.5马赫的速度,虽然在战斗机层面,这点速度并不够快。
  但这是一个空重80多吨,满油满弹200多吨的怪物。
  而且还隐身……其雷达反射面积,与“四象威龙”相当,现有雷达技术无法侦测。
  包括自家最先进的大型有源相控阵地面雷达站。
  蒙皮工作,已经逐渐收尾,只剩下雷达、武器仓、进气口、冷却口等特殊部位没有完成。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奇迹就快完成了。
  ……
  “您好,k军试飞团,飞行一大队,李刚!谷波!前来报到!”
  行政楼中,两名身着迷彩的飞行员,齐齐敬礼。
  一人30来岁,一人40来岁,均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试飞员。
  林广荣以及几名蓉飞成员,在小会议室里接待了两位飞行员。
  如果说制造一架飞机,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
  那么最惊险刺激的高潮部分,一定是试飞的一瞬间。
  试飞员,是无数飞行员里的佼佼者,是经验、技能、胆魄的结合体。
  他们不但要拥有全军之最的驾驶能力,也要拥有相当程度的工程知识,甚至本身就是“工程专家”。
  比如这二人,同时都拥有“航空”方向的工学硕士学位,且都是中校职级。
  他们在鲲鹏尚未完工的时候,就被调配过来,就是因为试飞员除了能开以外,还要“懂”自己开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两人将在蓉飞,进行数百小时的集中学习。
  不过他们还是来的比较晚。
  因为“轰炸机”试飞员……已经很多年没有活了……
  上一代轰炸机,“战神”老爷子,都是40年前的事情了……上一批轰炸机试飞员,孙子都结婚了!
  全军都没有专门针对轰炸机的试飞员,让普通轰炸机驾驶员上,又不够放心,所以拖了许久,内部选拔之后,才送来了这两位。
  李刚敬礼后,将相关文件送到几人面前,林广荣接手后笑着说道:“感谢二位,我们话不多说,来之前二位知道的内容恐怕有限……”
  李刚点点头:“只透露了是大型轰炸机……”
  林广荣:“主要是项目进度过快,很多资料都无法妥善的传播出去。”
  可不么,资料的汇编的速度,都比不上云房施工的速度快……
  “不过来了这就不一样了,我直接带你们去‘云房’,让你们实际看一眼就知道了。”
  坐着厂区车,一行人晃晃悠悠去往了“02”厂房,林广荣路上介绍道:
  “鲲鹏项目组的进展极快,计划六月底、七月前完工,你们来的又比较晚,所以到时候工作压力会很大。”
  李刚面色严肃道:“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其实也挺无奈的,试飞大队接到蓉飞的需求之后,给出反馈、评估需求、调动人员、审核选拔、翻出来资料强化一下“轰炸机”专项,一连串工作,也就一个月时间,不长不短,算是常规水平。
  结果再一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