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书阁>书库>穿越>重生09:合成系男神>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736节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736节

  “好说,太一天工的发射需求,自然是最优先级别的,对了,这台火箭周总取名了么?”
  周瑞点点头道:“暂时命名为‘敬天一号’。”
  孙局长眼前一亮:“好名字啊。”
  周瑞点点头道:“取的是‘火箭如同向上天敬香’的寓意。”
  孙局长笑容逐渐僵硬:“这还挺别致啊。”周瑞摊摊手:“没办法,好名字都被你们用完了,什么天问、祝融、嫦娥、夸父、梦舟、神舟、鹊桥.”
  “你们是可着劲取名,我们发挥空间有限啊.”
  孙局长轻咳一声:“毕竟以前就我们一家呗。”
  周瑞突然道:“打个商量孙局长,那些你们光有立项,影子都还没有的名字,能不能转让我几个,不然取名真的很难。”
  “好商量,好商量”
  众人继续参观,刚刚进入一号产房,孙局长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示意了一下,到一旁接听去了,但很快又走了回来,脸上的表情有些捉摸不透。
  周瑞好奇道:“怎么了?”
  孙局长:“对面nasa,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探月计划。”
  周瑞:“哦,不是都喊了20年了?有什么稀奇的?”
  “从公布的内容来看,这次貌似是真的。”
  “怎么说?”
  “有很明显狙击我们的意思。”
  ————————
  一小时前,大洋彼岸,nasa在总部所在的华府,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
  这边的发布会,形式比较娱乐化,直接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存在,将播出权售卖给几大媒体之一。
  虽然nasa这几十年来,放空炮的频率比放火箭的频率还高。
  但由于最近几个月,中国方面多次航天突破,和周教主的亲身下场,让航天领域的讨论热度维持在了高位,所以有主流媒体买下了播出权。
  卖了个好价钱。
  观众席上众人都在好奇,这次nasa有什么猛料要放出。
  只要有点阅历的媒体人都知道,nasa很喜欢放出远期计划,做起来绝对艰难,但听起来绝对劲爆。
  然后一年一年,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将要逾期的时候,悄没声息的宣布计划取消,那时也已经无人关注,被众人遗忘了。
  很少有人普通人的注意力会超过10年,大部分人记忆力都没有十年
  1990重返月球,2000重返月球,2010重返月球,2017重返月球。
  最后可能这个借口实在用烂了,换成了:
  2020建设月球永久基地、2025建设火星基地、2030采矿小行星。
  当然更激进的还得是商业航天公司,有声称5年内火星旅游+移民,不过信的人很少,主要集中在海外。
  不过嘛,每一次都会赚足了眼球,科学界的事情怎么能叫吹牛呢?
  那叫做“调整规划”。
  不过这一次,发布的消息却异常的落地。
  甚至有点过于朴实了。
  nasa局长比利·尼尔森,走到演播厅前方,对外公布了本次发布的“计划”内容。
  “众所周知,我们曾经征服过月球,但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考虑到月球地质变化,以及不同区域的科研价值不同,我们将筹备发射一枚全球最先进的探测器,落月进行科研探测,为2017年重返月球积累数据.”
  虽然说法很有煽动性的,大谈历史伟业与科技发展,但实质性的内容却极为接地气。
  只是一个落月探测器
  是的,没有提宇航员登月,没有提月球建设基地,更不要说什么火星了。
  “尼尔森局长,请问时间呢?”
  电视节目上,那个典型的老白男自信的说道:“2015年。”
  下面一阵恍惚,居然这么近?
  也就是.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一次.
  让不少人意识到,可能要来真的了.
  第827章 针锋相对
  大洋彼岸,演播厅内,不少观众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要知道,有着载人登月的光辉历史兜底,nasa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发布的“计划”,往往都一个比一个科幻。
  以往公布的计划都是什么?
  小行星采矿、火星基地建设、金星落地探测、环木卫星。
  括弧,以上这些目前都没有任何进展。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感官刺激一定要一轮高过一轮嘛,你都载人登月了,一般的项目好拿出来吹么?
  然而这一次却一反常态,相当于一个已经拥有过诸多成绩的顶级运动员,大家都希望他能再次打破自己的记录。
  结果他说自己接下来要挑战的,是中考体育立定跳远满分。
  结合最近航天领域的变动,不难猜测,这大概是nasa或者美国着急了。
  要出来对标了。
  仅去年一年,大洋彼岸就拥有了四项技术突破。
  “落月探测”、“月面机器人”、“火箭回收”、“卫星回收”
  虽然有的是民营企业,有的是国家队,但从美国人的角度,显然都是一边的。
  更不妙的是,由于在全球拥有顶级号召力和关注度的“瑞·周”,也参与其中,导致这些成果的传播力被放大了数倍。
  “制霸”航天领域的nasa,感觉到了屁股下的宝座在有节奏的摇晃,终于决定要拿出点真东西了。
  局长尼尔森开场之后,相关项目的各路专家也走到了演播厅,一一就坐在充满科技感的采访椅上。
  每出来一人,尼尔森就会介绍他的名字,是什么什么领域的专家,隶属于什么实验室,端是一个阵容强大。
  最后还着重介绍了,本次探月任务的总负责人,汉森·道尔。
  一个看上去有些严肃,短发戴眼镜,六十多岁的老年白人男性。
  “这位,是我们的总负责人,也是一位功勋卓越的美国人,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曾经参与过阿波罗计划,亲手将我们的宇航员送上了月球。”
  这个履历确实吓人,虽然考虑到他的年龄,当年应该只有20多岁,不会是主要负责人,但依旧耀眼。
  下方的观众、媒体人自发的给与了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汉森西装革履,点点头后入座。
  发布会没有按照无趣的“报告”形式,而是尽可能的“节目化”,众人刚一落座,金发的主持人就询问道:
  “尼尔森先生,为什么我们要再一次返回月球。”
  尼尔森拿起话筒,微笑道:“虽然我们已经征服过那里,但你知道月球有着不同的区域,每一块都有着不同的价值。”
  “最关键的是,2017年重返月球之前,需要前置探索,这样才能让我们宇航员更安全不是么?”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这仅仅是重返月球的一个前置计划,而不是针对.你知道,两个月前,中国刚刚送上去了一个探测器。”
  尼尔森自信的说道:“我首先恭喜那些同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两者并没有可比性,我们只是在例行登月,而他们是在开创自己的历史,这让我有点嫉妒,说真的。”
  明褒暗贬的说法,让演播室内又传来阵阵欢呼。
  谁说美国人不爱国?
  人家超爱的!
  显然,电视台也好,尼尔森也好,他们知道大家爱听什么,更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叙事方法”。
  主持人直接追问道:“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对面能够成功探测月球,是因为窃取了美国的技术成果,不知道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尼尔森斟酌片刻说到:“我关注过那边的进展,我只能说,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影子,但科学是相通的,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复。”
  “至少明面上,我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
  看似在说没,其实在暗示有。
  主持人对一直沉默的总负责人汉森说道:“汉森先生,能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探测器的技术情况么。”
  这位胡子花白的老人,似乎刚回过神来。
  他找到了正在亮红点的摄像机,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介绍“阿忒弥斯之眼”的基础情况。
  大屏幕上,也适时的出现了画面与讲解。
  “阿忒弥斯之眼”,最新一版“2017重返月球”规划的前置项目,计划于2016年发射,为17年的登月飞船“阿忒弥斯1号”进行先行探测。
  计划着陆于月面“澄海”区域。
  探测器总重量7吨、携带大量科研设备,并且内置最先进的月球探测车。
  如果有人主动去查,就会发现“阿忒弥斯之眼”的各项参数,全方位碾压之前的“嫦娥三号”。
  基本各项数据,都在1.5倍左右。
  更大的尺寸,更大的重量,更强的探测能力,更美的造型。
  比起“嫦娥三号”带腿方盒子的模样,“阿忒弥斯之眼”看上去更圆润,上半部分是圆柱体,下半部分是复杂的机械腿。
  就连自带的月球车,都比“玉兔号”好看一些。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将连边做成左右对比图,挂在网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